這裏有一個有趣的統計,世界上將近95%的人的智力是一樣的,像愛因斯坦那樣智力發達的人隻是少數。為什麼同一個人做同一件事會有不同的結果,主要原因在於個人對待此事的態度不同,而熱情、毅力和恒心的投入會大大增加事業成功的幾率。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那麼,對於一個兼職創業者來說,如何才能在困難和挫折麵前不氣餒、不動搖呢?
首先,下定決心,按計劃實施創業方案,步步為營。如果你真的把創業當成一份事業來做,如果你想真的希望從中有所收獲,那麼,在創業之初,你就應該堅定信心,反複告訴自己不要半途而廢。同時,你必須製定嚴密的計劃。事實表明,很多人做事之所以容易半途而廢,是因為他們在開始的時候就沒有製定目標和計劃,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及時地拿出計劃,讓它告訴你該做些什麼,而不是胡思亂想,在創業已經真正開始後還在想值不值得,要或不要。嚴格地按照計劃執行,能夠聚集你的注意力和意誌力,步步為營,獲得最後的勝利。
其次,把堅持當成一種習慣。無論是在創業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要盡可能養成好的習慣並且貫徹始終。香港巨富李嘉誠每天堅持在5點59分起床,幾十年如一日,從不改變。從這樣一個生活的細節中或許我們就能發現他成功的秘密。一種好的品質最難的是把它變成習慣,對於創業者來講,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就要鍛煉自己堅持不懈的品格和習慣,這樣,才能在困難和挫折麵前毫無懼色,把自己的恐懼和懦弱掐死在搖籃裏,迎難而上。
再次,在創業過程中,不妨尋求合作,督促自我。中國有句俗語: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創業猶如一條長滿荊棘的道路,充滿危險和挑戰,如果一路上有人同行,互相扶持,互相幫助,就能走出困境。因此,創業人員不妨在創業過程中找幾個誌同道合的合夥人,一來可以優勢互補,爭取最大程度地利用現有的資源,二來也可以互相監督、互相扶持。萬一真的在創業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和考驗,個體就不能不顧合夥人的意見,輕易就放棄和動搖,相反,大家在一起可以同舟共濟,共渡難關,擺脫單打獨鬥的窘境。
最後,要爭取獲得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一個人想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家人朋友的支持和信賴是最基本的保障。試想,如果連你的家人和朋友都不支持你,你又何以獲得客戶的信任。在中國,由於觀念的不同,很多年輕人想創業,都遭到了父母的反對,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創業。對兼職創業者來說,家人的支持更重要,創業人員一定要在創業之初就做好家人的工作,獲得家人的鼓勵和支持,才能免除後顧之憂。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也能從家人、朋友那裏獲得安慰和鼓勵,重拾信心和勇氣。
愛迪生曾經說過:“偉大人物的最明顯標誌,就是他堅強的意誌,不管環境變換到何種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不會有絲毫的改變,而終於克服障礙,以達到期望的目的。”任何一種成功都不是唾手可得的,創業之路更是曲折坎坷,走到最後的那個人或許不是最聰明的,或許不是最能幹的,但一定是最有恒心最有毅力的,一定是不會輕易氣餒和動搖的!
有專業的幫助和指導,成功率會更大
創業單憑蠻幹是不行的,需要專業的指導和幫助。在國外,創業指導已具有相當的規模。而在國內,這個方麵還比較缺乏,但並不意味著創業者就“走投無路”,在這一小節中,我們將為大家介紹尋求專業幫助和指導的方法和途徑,幫助大家早日實現創業之夢。
很多創業人員都有這樣一個誤區,隻要有充足的資金投入,選擇一個好的項目,有堅持到底的恒心和勇於挑戰的勇氣,創業就能獲得最後的成功。當然,這些因素都是創業過程中不能缺少的,然而,創業還需要智慧的頭腦和充足的經驗,尤其是經驗,對於創業新手來說是很難一下子就獲得的。
不過,大家也不必為自己缺乏實戰經驗而發愁。現在,已經有很多既具有深厚的理論素養,同時也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的專業人士出現了。他們能夠給年輕人、創業新手一些準確的指導和建議,能夠幫助他們更加正確地找到自己的創業方向和定位,同時,也能大大增加他們成功創業的幾率。
剛剛大學畢業的小劉在一家雜誌社找到了一份的工作,但是與自己所學的專業毫無關聯。小劉在大學學的是企業管理,他一直想把自己4年所學的內容應用於實踐。但是,說到創業,小劉還是不敢冒這個險,自己經驗不足,也沒有專人指導,兼職創業太難了。但是沒過多久,小劉便改變了自己的想法。他所在地區的政府專門為創業的年輕人免費提供了專家指導服務,每個創業人員都有專門的“導師”,這些導師都是知名社會人士和企業家,擁有豐富的創業經驗。小劉也請到了一位“導師”,現在小劉一邊忙著雜誌社的工作,一邊自主創業,完全沒有覺得分不開心來,畢竟,有了專業人士的指導,心裏就踏實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