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書來滿麵堆笑,“萬歲爺有旨,請令主子未時二刻往織造機房去一趟。”
若翾訝然地和陸湘漪對視一眼,她雖是頭一回前往南巡,但也知道曆年前往織造機房的隻有太後和弘曆二人,眼下讓自己隨行?“勞煩諳達向萬歲爺回話,就說本宮一定不會誤了時辰的。”
吳書來欠身,連連應是,方才退下。
陸湘漪看了看時辰,“眼下已是午時二刻了,吩咐傳膳吧,用膳之後,再好前往。”
行宮全然是江南建築的風格,行宮之內曲廊貫通,通幽度壑,廊壁之上還有名家詩作鑿刻,若翾細細看來,居然還有弘曆作於乾隆十六年的《煙雨樓用韓子祁詩韻》,“好一句欲倩李牟攜鐵笛,月明度曲水晶宮。”她忍不住讚歎一聲。
織造機房位於行宮之北,一路走來,亭台軒嶸,有蓊鬱之氣,池水明潔清幽,峰巒環抱,古木參天,隱於其間的重簷迭樓,曲院回廊,更是疏密相宜,引人入勝。
黃德壽在前麵為她引路,很快便到了一處朱紅匾額之下,上麵鐵鉤銀玄五個大字,蘇州織造署,正是到了。
織造機房內早有九行九列,共八十一架繡架靜立,依據雙麵繡、蘇北繡、寶應繡等不同的繡法坐了近百名繡娘。
黃德壽一甩拂塵,高聲唱喏,“令妃娘娘駕到。”
眾繡娘齊齊跪下,“草民叩見令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繡娘多為纖秀美人,這麼問安,實在有鶯聲燕語之感。
若翾斂衽坐於大堂右側副手,方才叫起。
很快,弘曆與苾芬一左一右攙扶太後而至,弘曆瞧見若翾站起來相迎,臉上露出一抹淺笑。
蘇州織造南局正五品官看起來低微,可任者多為皇帝親信,比起正二品大員也不遑多讓。眼下的蘇州織造南局主管正是慧賢皇貴妃親弟高恒,他拱手道:“皇上親臨視察,微臣特意命這九十名頭等繡娘展示蘇州織造工藝。”
弘曆頷首,底下的一眾繡娘齊齊坐下,若翾看著她們的模樣,忽然被其中一個繡娘吸引,此女容貌俊秀,旁的繡娘皆著淺藍色襖裙,獨她配了一件雲肩,緞地平針柳葉式的雲肩更襯得她麵若桃花。若翾扭頭看了弘曆一眼,果然瞧見他目光也移向那繡娘。
若翾垂首一笑,微微澀然。
弘曆輕咳一聲,攜了若翾的手走到那繡娘跟前。那繡娘卻不為所動,隻是執著於手中的繡品,耳鬢柔弱,色若春曉之花。
若翾垂首看著,這繡娘雖然年紀小,模樣卻分外沉靜,用的也是極難的套針繡法,纖手上下翻飛,一朵蘭花緩緩綻放。
弘曆臉上露出微笑,“這繡娘手藝倒是不錯,朕記得令妃的繡工也是極好的蘇繡。”
若翾對他的意思已然是心知肚明,福身道:“奴才可不敢當萬歲爺如此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