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在曆史上是一個經曆比較“豐富”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分為兩段,分別是正統和天順。
正統十四年七月,蒙古瓦剌部的太師也先率蒙古騎兵兵分四路分別取道遼東、甘肅、宣府、大同,大舉攻明。當時明英宗朱祁鎮聽信太監王振的話,率兵親征。
(PS:王振:正統年間的權閹,可以與魏忠賢那類人歸於一類。《明朝那些事》裏稱他為“禍國殃民的死太監”)
當時英宗親征帶走了明朝幾乎所有精銳主力。英宗親征,必然還要帶走許多朝臣,然而軍政要務卻隻是王振拍板拿主意。而王振對於軍事恐怕也懂不了多少,終於造成軍心不穩。正統十四年8月,明君到達大同,也先為誘敵深入故意撤退。王振看到瓦剌軍北撤,就堅持北進,後來聽聞前方慘敗,才驚慌撤退。撤退途中王振請求英宗去他的家鄉蔚州“參觀遊玩”,而蔚州,正是由紫荊關入京的必經之路。若是從此入京,倒也一路平安無事。但是王振偏偏以蔚州秋收在即,怕大軍損壞蔚州莊稼為由下令大軍繞道宣府回京。而這一次,大軍走到土木堡,士氣已經極為低落,疲憊不堪的軍隊被也先的騎兵一舉殲滅,死的可以說是窩囊至極。
明軍20萬精銳部隊,在土木堡全軍覆沒,隨行的一幹大臣也全都以身殉職,英宗自己也被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