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黑手黨老大(1 / 2)

謝鋒抽了下鼻子,很顯然出乎他的意料,沒想到黑手黨老大都會親自過來,足以表明對這次任務和野狼的重視了。

在趕往下一站的路上,野獸繼續介紹那個臭名昭著的家夥:“伊萬科夫1940年生於前蘇聯時期的格魯吉亞。二戰之後,伊萬科夫一家人回到了莫斯科。二戰後的蘇聯,曾是克格勃所代表的極權橫行的時代,精神的反抗成就了索爾仁尼琴這樣的作家,而更多人則是在貧窮的壓力下,為個人利益所驅走入地下的犯罪係統。業餘摔跤手伊萬科夫是後者的典型,他第一次入獄是因為一次酒吧鬥毆事件,他說打架是為了保護一個女人。出獄後,繼續不斷作惡的伊萬科夫以黑市販子生意揚名,漸漸攀上了犯罪係統權力的頂層。由於他長著一副亞洲人一樣的臉,綽號為‘小日本’。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滑稽呢?嗬嗬。七十年代,在莫斯科最著名的監獄布特爾斯卡,他被獄中的黑手黨‘加冕為王’,成為了“法外之賊”,這是俄羅斯黑社會組織的最高級別代號。也成了俄羅斯黑手黨名副其實的教父。從此,他頻繁出入監獄,在牆內牆外牢牢構築了自己的地下王國。”

“進入八十年代,他因為販賣軍火、偽造貨幣和毒品交易等多項重罪再次被捕,被判14年刑。據稱,有一次獄警強迫他隻穿著內衣站在冷風中,他二話不說地照做了。獄警最後不忍心,遞給他衣服,他卻把衣服扔掉說:‘你是在妒忌我麼?’在監禁生活中,他繼續牢牢控製著俄羅斯黑手黨組織的大權,並在監獄中不斷發展新成員。終於在九十年代初,他的組織綁架了一名著名的法官。一番討價還價後,和克格勃打了半輩子交道的伊萬科夫又被提前釋放了。”

“不過,出獄後的伊萬科夫卻發現,新崛起的幫派頭目已經不斷壯大,他們中的一些人並不欣賞這個老教父的許多決策,於是伊萬科夫用‘珠寶商’的名號,轉戰美國。”

“這次他麵對的是FBI,後者迅速發現教父已經轉移到了紐約,他們認為伊萬科夫的到來是要更好地管理和控製美國的俄羅斯犯罪組織。伊萬科夫後來的活動似乎印證了FBI事前的判斷,在他1992秋天到達布萊頓海灘後,隻帶了10多人的伊萬科夫,迅速成為紐約布魯克林地區最大的有組織犯罪頭目,組織迅速擴充到幾百人。FBI認為,他已經掌握了俄羅斯黑手黨在美國的統治大權,甚至堪比多年前在全美境內組成‘黑手黨委員會’的另一黑社會教父盧西安諾。”

“伊萬科夫的副手曾經自吹,他如此有名望,你隻要一提他的名字,對黑道白道就會有震懾作用。確實,他隻跟布萊頓海灘寇奈島的一個房東說了一句話,房東就同意以極低的2700美元把島上的別墅租給他,他說這裏不是市場,沒有討價還價的地方。”

“不過,他的犯罪也頗有人情味,他威脅一個駐美的烏克蘭金屬商人,讓他的廠把產品‘轉讓’給自己的朋友;他跟一個俄羅斯女人結了婚,為了拿到美國的永久居留權,不過他付給這個女人1.5萬美金;他要使用各種假護照,為的是經常飛回俄羅斯‘開會’;布萊頓島上的餐館老板每月要給他付6000美金的電話賬單,因為他要經常給俄羅斯的老朋友們打電話聯絡感情……”

“這就是伊萬科夫,沒人知道他是怎麼想的,不管你是平民還是大人物,隻要你懂得尊重他,就能得到他的尊重,相反,要是讓他下不來台,他會不擇手段讓你後悔來到這個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