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保護得當, 可照片還是不可避免地被染上了歲月的顏色, 微微泛黃, 不過這一切並不足以掩蓋事實的真相。
之前在澳門的時候, 那個和Luther談及過的問題又重新回到了聞雯文的腦海裏, 有關於商亦衡是否認識她二叔的問題。
隻可惜當時話題被轉移得太快, 她又光顧著去感歎Luther的紋身技術, 就這樣把這個匆匆略過的問題拋在了腦後,後來自然忘了問當事人,這件事也就這樣不了了之。
然而現在當聞雯文看著照片上麵那張陌生又熟悉的臉, 閉著眼睛回想了一下,一些零碎的記憶片段開始漸漸在她的眼前浮現,最後終於拚湊成一段段完整的回憶。
一直被蒙在鼓裏的人如夢初醒, 斷斷續續想起了一些事, 發現自己第一次見商亦衡原來是在七年前那個初三的暑假。
那個時候馬雲還不是大家的爸爸,思蔥也不是大家的老公, 電腦手機不像現在這麼普及, 諾基亞還是手機領域的大哥大, 不過韓劇倒是漸漸取代了台灣偶像劇的地位。
然而每天被關在學校的小孩子心智依然不怎麼成熟, 成天隻知道幼稚地打打鬧鬧, 甚至還比不上現在的小學生, 所以如今年紀輕輕就成了孤寡老人也不足為奇。
聞雯文當然也不例外,當時的生活不外乎學習學習吃飯學習學習睡覺,學得累了就看看小說偶像劇, 或者沒事的時候傷春悲秋一下, 總覺得自己的整個青春好像都被籠罩在了四十五度的憂傷裏。
如果非要說出一個比現在時髦的點的話,可能就要數嚇唬小孩子的方式了吧。
當時基本上都不會用“鬼”啊或是“大灰狼”之類的字眼來嚇唬人,大人們隻用說,如果再不聽話,就會被“老地方”的那群小混混抓走,小孩子們就不會哭鬧了。
哦,忘了說,“老地方”是這兒附近的一家茶館,規模不大,卻從來都沒有清淨過,因為那裏是社會上三教九流的聚集地,經常發生打架鬥毆的事。
聞雯文也是被這種話從小嚇到大的,而且直到上大學以前都對此深信不疑,畢竟那群為非作歹的小混混真的什麼喪盡天良的事都做得出來,光是打架她就圍觀過好幾次。
偏偏這家茶館又是很多人回家的必經之路。
所以自從聽說附近學校的一個校花就是在這裏被調戲後,每天下午放學的時候,學生們更是不敢從茶館的正門走,直接用跑的,身上的零用錢都不敢揣多了,生怕被一下子全搶了去。
不過關於這一點,聞雯文對自己還是挺有自信的,也相信那群小混混還沒有饑不擇食到調戲她一個發育不全的窮人。
當然了,這些重要情報都是住她隔壁的小王告訴她的,而且還說什麼小混混中有一個人經常去她二叔的店裏,讓她以後小心一點,因為這個人比其他的小混混還要厲害。
可是……再厲害也是小混混啊,況且這有什麼好小心的啊,一個二十多歲的大人,難道還會和她一個小孩子計較麼,說出去也太不像了吧。
隻不過聞雯文好像忘了一個重要的前提,要是這些人像話的話,就不會去當小混混了。
不信邪的人忽然得出這個深刻的感悟是在一個炎熱的傍晚,當時她又去給她二叔聞於遠送晚飯,卻正好趕上一個顧客來店裏紋身,吃飯的事也就自然而然被推後了。
由於聞雯文時刻把她媽說的話銘記於心,牢記必須盯著她二叔吃完飯才能回家這一點,所以她沒有急著走,又和往常一樣,把飯盒放下後,走到角落裏的那張桌子前坐下。
頭頂的吊扇還在吱呀吱呀地扯著喉嚨叫喚,仿佛某個眨眼的瞬間就會掉下來似的,可是她的耳朵裏隻聽得見紋身機運作的聲音。
自從發現了紋身的樂趣後,聞雯文覺得籠罩著自己整個青春的憂傷好像也跟著有所減少,嗯……反正至少變成了三十度。
她一個人玩得不亦樂乎,可是沒過多久,麵前的光線突然變得稍微暗了一些,似乎有什麼人擋在了她的麵前。
聞雯文的動作一頓,抬頭一看,發現不算太麵熟,於是很快就又繼續埋頭做自己的事,腦子卻沒有閑著,心想這個應該就是隔壁小王口中那個讓她多加小心的人吧,比小混混還要厲害的小混混。
她這倒不是在憑空猜測。
雖然她每次到這裏來都是一心沉迷紋身練習,一般都沒有怎麼過多關注其他的人事物,但是和其他人比起來的話,她在這間店裏看見他的次數是最多的一個,基本符合隔壁小王說的條件。
更可恨的是,這人還經常喜歡說一些話來嚇唬她,盡管總共也沒有幾次。
不過當時的商亦衡也不過才二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