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行山
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聳於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間。北起北京西山,南達豫北黃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綿延400餘公裏,為山西東部、東南部與河北、河南兩省的天然界山。太行山氣勢雄偉,山中多雄關,著名的有位於河北的紫荊關,山西的娘子關、虹梯關、壺關、天井關等。受拒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切割,多橫穀,當地稱為「陘」,古有「太行八陘」之稱,為東西交通重要孔道。
七裏鋪,乍聽到這個地名,可能會誤解為離縣城七裏、八裏的那些個七裏店、八裏鋪,但這個七裏鋪卻是在太行山東麓虎牙山上,離褡褳陀隻有七裏地的那個七裏鋪。
七裏鋪是個小村落,總共才有那麼三、五十戶人家,可這裏卻是杜老萬的綹子西北風的老窩。一來這裏偏僻,地勢高險,易守難攻;二來這裏人都窮苦,沒有什麼財主、大戶,給老百姓點好處便不大會有人去報信、告密。
“靠,西北風,起的這個鬼名字,都他媽的喝西北風啊!”餘飆光著兩個膀子,手提一把鬼頭刀正在山坡上呼呼的掄著,一身肌肉虯結,亮晶晶的汗珠在陽光照射下不時滾落下來。
“穿越,附體,這麼狗血的事情也能碰到老子的頭上?”餘飆愈發用力的揮舞著大刀,寒光閃閃,煞是驚人,“賊老天,同名不同字你懂不懂啊?要讓我穿到皇帝、王爺,哪怕是太平年代一個富人的身上也行啊,娶幾個女人,吃點山珍海味,無憂無慮的多好,非要跑到你這個三飆子身上,還是中國最悲慘的抗日時代,倒黴透了。”
1938年4月,三飆子看到了令他終身難忘的一幕。公路上、田野裏、山坡上,到處是一隊隊、一坨坨黃呼呼、灰撲撲的軍隊,蜿蜒地迎著太陽,向南退去。
這是一支一眼望去便知是吃了敗仗的隊伍,沒了隊形,沒了生氣,搭拉胸前的腦袋像是沉重得抬不起來,往日那種糾糾威武的勁頭早已沒了蹤影。槍在他們手中似乎也成了一種多餘的負擔,背著的、扛著的、挎著的,姿態各異。襤褸不整的軍裝上滿是泥土、血漬,使沉悶中更顯出萬般疲憊。往來車輛卷起的塵土吞沒了三三兩兩的兵士。卻沒人躲閃,隻是麻木地向前挪動著。整個隊伍中彌漫著一股令人沮喪的沉沉死氣。
日本鬼子打過來了,正在潰退的國軍後麵興高采烈撿東西的西北風綹子三百多號人馬碰到了日本鬼子。
此時,驕狂的日本人已沒有了什麼兵家之忌,一任部隊在中國土地上亂竄,有時一個支隊竟敢脫離主力跑出數百公裏。
跑回到山上的土匪遭到了日本鬼子不依不饒的進攻,穿上幾件國軍衣服、撿了些槍支彈也不用往死裏打吧!交戰呈一麵倒的態勢,雖然土匪們奮力還擊,雖然土匪裏麵還是有很多槍法高超的家夥,但是若論戰術配合就比鬼子遠得多了,鬼子不斷衝擊著土匪們薄弱的兩翼,同時他們的迫擊炮非常準確,每一發炮彈都會奪走幾個甚至十幾個土匪的生命,雖然土匪們占據絕對的地利,但是在鬼子們精確的打擊下傷亡慘重。
幾經掙紮後,大當家的杜老萬,也就是三飆子的師傅被擊傷倒地,其餘人看見大勢已去,背著大當家的倉惶撤出了大寨子,回到了老窩七裏鋪。
而三飆子自告奮勇,在後麵率領幾個神槍手負責掩護,且戰且走,借助於熟悉地形的優勢倒是將鬼子拖向了岔路。可最後,一顆迫擊炮彈砸來,這位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家夥昏倒在地。
“嘿嘿,真不愧叫三飆子,真夠飆的,從小到大就沒改過。”餘飆一個收式,將刀**泥土,轉身走到一棵大樹下,抓過掛在樹上的小褂子抹著汗水。
十幾天的臥床養傷時間,已經足夠讓來自2008年的於彪同誌在思想上進行適應了。靈魂附體,這種穿越小說上的俗套手法,出現在他的身上,從不可思議,到慢慢接受。兩個靈魂的互相排斥最後演變成了一場吞並戰,來自後世的強大靈魂並不是很費力氣,便將三飆子那簡單的思想給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