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有文聽他從頭至尾說了一遍,直氣得七竅生煙,拍桌子大罵。林瞻啟反倒解勸了一回。魏有文道:“老兄,你家有這樣沉冤,竟反不過來,現在倒是人財兩失。我看你就是告到部狀,也不過如此。我倒有一個頂好的法子,但是不應該出在我的口裏,現在也顧不盡許多了。你的功名是考了來的,況且又不過一個秀才,也算不了受國厚恩,現在已是詳革了衣頂,更沒有什麼顧忌。我看你要是能把這件事反過來,除非你老弟去投了什麼外國的教,做了教民,方能不怕。蔣明允勢力如何大,他總要輸給你的了。”林瞻啟聽他慷慨激昂的說了這句話出來,自己尋思了一會,不覺恍然大悟,連連的作了幾個揖道:“承教承教,既是這樣辦法,我也不必往潼關去了。我原是怕上頭拿我,所以我想到潼關一個朋友家去避難,現在我是不怕的了。”當下林瞻啟高興得很,同魏有文促膝暢談了一夜,到了天亮各自上車分路。魏有文由潼關轉赴山西一帶,林瞻啟自回保安縣去料理投教。複去打這糊塗官司。究竟投教後如何情形,做書的也不忍再往下說了。
要知還有何事,且聽下回分解。
①切口———這裏指差役行業用的隱語。結合行文說,指“遊花園”;遊花園是東走西蕩的隱語。
②保辜———古刑律規定,凡打人致傷,官府立限,責令被告為傷者治療。如傷者在期限內因傷致死,以死罪論;不死,以傷人論曰“保辜”。
③刁健———猶狡悍,刁悍。《儒林外史》第四十四回:“沈大年又補了一張呈子。知縣大怒,說他是個刁健訟棍,一張批,兩個差人,押解他回常州去了。”
④臬(niè)台———明清按察使的別稱。
⑤仰府飭(chì)縣———仰,內時公文用語,祈、請之意;飭,通“敕”,命令、告誡、訓示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