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心裏不由得暗自好笑,這位真有意思呀!怎麼叫起我主公來了呢!他正遲疑之時,見他伸出一隻髒髒的手來。
將那破布往劉秀手中一塞,繼而轉過身去,晃晃蕩蕩地走了,看他離去,不覺感到有異。
他吃了自己的那盤酒肉,對方還自己一片衣,肯定裏麵有事,這麼想著,劉秀這才往手中一看,見布條上竟寫著一首小詩:
主公畫像此店有,暗藏殺機不可留,逃生還需向東走,峽穀臥馬仰天,劉秀看完,大吃一驚。
隔窗再看瘋道士,那瘋道士卻早已不見了人影。
此時,那酒保已經重新端上了一份熱氣騰騰的酒肉上來,送到了劉秀的桌前。劉秀得知此店有陷阱,哪裏還敢再食用,他靈機一動,大聲呼喊道:
“那瘋道士好生可惡,我好心送他酒肉,他卻趁機偷走了我的錢!”
邊說邊快步衝向後院,牽出了自己的白龍馬,翻身上馬,一路向東而去。
劉秀剛剛離開,忽聽客棧背後有人高喊:
“劉秀逃跑了,快追!”
就這樣,王莽的皇帝寶座還沒坐穩,就爆發了農民起義。及莽兵敗被殺,
禁衛軍校尉公賓得傳國璽,趨至宛,獻於更始帝劉玄。
更始帝三年(公元25),赤眉軍殺劉玄,立劉盆子。後劉盆子兵敗宜陽,將傳國璽拱手奉於漢光武帝劉秀。
至東漢末年,宦官專權。靈帝熹平六年,袁紹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逃,玉璽失蹤。
旋“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一宮女屍體頸下錦囊中發現“傳國玉璽”,孫堅視為吉祥之兆,於是做起了當皇帝的美夢。
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袁紹,袁紹聞之,立即扣押孫堅之妻,逼孫堅交出玉璽。
後來袁紹兄弟敗死,“傳國玉璽”複歸漢獻帝。
三國鼎立時,玉璽屬魏,三國一統,玉璽歸晉。
西晉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頻繁、動蕩不安的時代。“傳國玉璽”被不停地爭來奪去。
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璽歸前趙劉聰。
東晉鹹和四年(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玉璽;後趙大將冉閔殺石鑒自立,複奪玉璽。到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
不久侯景敗死,玉璽被投入棲霞寺井中,經寺僧將璽撈出收存,後獻給陳武帝。
五代朱溫篡唐後,玉璽又遭厄運,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玉璽至此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