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楔子(19) 王莽得玉璽(2 / 2)

此時讖緯禪讓之說盛行,符命、圖書,層出不窮,如求賢讓位、漢曆中衰,當更受命、天告帝符,獻者封侯。

王莽則大加利用,獻符命的人,皆得豐厚賞賜,有名哀章之人,更獻上金匱策書至漢高祖廟,大意言莽為真命天子。

表中有十一人都有官銜,次日莽則入高祖廟拜受,禦王冠即天子位,國號“新”,稱始建國元年(農曆公元8年臘月),王莽時年54歲。

大司馬王莽獨攬朝政,他急於篡奪皇位,就命安陽侯王舜逼迫王太後交出“傳國璽”。

王太後眼見劉氏江山將落入王莽手中,卻又無奈,一氣之下,將玉璽摔在地上,玉璽上雕刻的螭虎被崩落一角。

王莽拿著缺角的“傳國璽”,裝出一副天命不可違的可憐樣,哭哭泣泣地把小皇帝拉下寶座,自己登上了垂涎已久的帝位。

之後,讓工匠用金把玉璽的缺角鑲補上。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後處。

王莽遣其弟王舜來索,太後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

以黃金補之。

王莽篡漢後,官商勾結橫征暴斂,一味的隻顧自己,往口袋裏攬財,搞得天下百姓怨聲載道。

那知王莽點背,正好又趕上慌年,民不聊生,屍殍遍野,各地好漢紛紛揭竿而起,繼而引發天下大亂。

西漢宗親劉玄、劉秀,為光複漢室江山,共同加入了綠林軍,占據在河南南陽一帶,擁立劉玄為皇帝,公開與王莽朝廷對抗。

王莽得信大怒,下令調集四十餘萬大兵,浩浩蕩蕩從四麵八方趕赴河南。

意在將劉玄、劉秀一舉殲滅,鏟除後患,當時,劉玄、劉秀率領的綠林軍隻有九千人馬,雙方力量懸殊太大,劉玄主張棄城而逃。

時任偏將軍的劉秀聞訊後,急忙上前獻計,一方麵主張劉玄堅守昆陽,一方麵自告奮勇外出去搬救兵。

劉玄聽說搬救兵,馬上看著劉秀問道:

你也看到了,現在我們那還能找到這樣的能士,把救兵搬來呢!

劉秀自信的說道:

到了這個緊要是關頭,那我就跑一趟吧!

卻說劉秀獨自一人離開河南後,將自己化妝成一個遊山玩水的官家書生模樣,騎上一匹快馬,沿古道向湖北方向飛奔而去。

這天中午,劉秀跑到一個小鎮上,抬頭看見路邊懸掛著一個醒目的招牌,上書有“騾馬店”三個大字。

此時,劉秀正是人困馬乏之際,見狀後當即翻身下馬,牽馬來到客棧,叫人先將坐騎牽到後院處喂料飲水,自己在客棧前廳飯店的一靠窗處落座了。

劉秀叫了酒肉,尚未下箸,忽聽門口處一片嘩然。

有人高聲說道:“視而不見見天意,福兮禍兮吾先知。”

劉秀正感驚詫,從門口處走進了一個長發披肩,瘋瘋癲癲的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