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和玉家都是嶺南名聲在外的大戶人家,周家世代以經商務農為根本,家業安置得穩穩妥妥,曆經幾代,倒是沒出過什麼讓人頭疼的紈絝子弟。
隻是代代傳下來,人丁卻是日漸單薄。特別是到了周佩佐周老爺這一代,便隻有周佩仁與周佩佐兩兄弟。
而這一代又偏偏出了周佩仁這麼個敗家子,從十七歲便開始在青樓賭場廝混,毫無長進。
長子不成氣,周老太爺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兒子——周佩佐的身上,可是看著周佩仁日複一日的折騰,周老太爺不免生出些許擔心,萬一這個不肖子,把家財散盡,那他們周家,就算是盡了氣數,再無光耀門楣的可能了。
最後,還算明智的周老太爺做了個讓眾人欽佩的舉動——將所有家財,平均分給兩個兒子。
他不想自己百年之後,落的個淒慘境地,也不想自己百年之後,無顏去麵對周家的列祖列宗,所以,一碗水端平,將家財平分,就算將來,兄弟倆天壤之別,也怪不到他這個做父親的頭上。
分完家財的第二年,周老太爺追隨過世多年的老伴,安然而逝,至死也沒留下任何遺憾,對他來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他能做的,都已經做盡了。
周佩仁拿到家財後,依然死性不改,執迷於嫖賭之上。最後,急火攻心,死在了嶺南最大的賭坊——有客來的賭桌上,死的那年,他年僅二十九歲,留下了十歲的獨子——周寒山,寄養在了自己的親弟弟家裏。
周佩仁年紀輕輕的媳婦宋氏,也不出意外的,跟著個外鄉人跑得無影無蹤,幾年之後,再也沒人去提起過。
而一奶同胞的周佩佐,卻依靠著父親分給自己的家產,一點一點又發展成嶺南數一數二的大戶。
而相比於周佩仁的風流成性,周佩佐卻是個癡情的男子。
一生隻愛過一位女子,便是自己的夫人趙氏,哪怕夫人在他二十三歲那年,因為產後血崩過世,卻還是一心一意,將自己早產體虛的兒子——周寒玉撫養長大。
多少上門提親的婆子,都被他客客氣氣的請了出去,時間久了,也就沒人敢再上門去試探他續弦的事。
在這一點上,嶺南的人都暗暗唏噓,兩兄弟,不管在哪一方麵,都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差的,不是一點點。
素來與周家交好的玉家,卻沒周家這麼多坎坷。
玉家的老祖宗據說是個不得意的書生,後來顛沛流離的來到了嶺南安了家,靠著教書,竟也成長起來,成了嶺南最大的書香世家。
特別是到了玉老爺——玉景簫這一代,更是到了一個書桌都難求的地步。
據說玉景簫老爺教出來的學生,每年都會有一個兩個出類拔粹的,其餘的雖然不是數一數二的好,卻也各有各的才能,就是最差的,也都能在府衙之內混個動動筆杆的閑職,掙的可能不多,糊口卻不成問題,最重要是,工作體麵。
正因為如此,所以每年到玉家學堂求學的人才會絡繹不絕,甚至經常有為了那一張小小的書桌,而出現爭搶廝打的情況,對此,玉老爺隻是淡淡一笑,並不過多幹涉。
很多時候,上天都是公平的,他給了你功名利碌的縹無浮華,可能就會拿走你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