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68章 戰城南-7(2 / 3)

混亂不堪的局勢中,休養了十天的孟劍卿,一口氣燒掉了朱能三個糧草營,朱能不便罵道衍縱虎為患,隻好大罵張範無能,將他打發去征糧。

經此一戰,南軍主帥李景隆自是對孟劍卿大加褒獎,南軍各將領在李景隆的大帳中見到孟劍卿時,給他的臉色也比前些日子好多了。不過魚腸軍的存在,南軍向來秘而不宣,燕軍也不願渲染其事以免影響軍心,是以褒獎歸褒獎,出了大帳,魚腸軍仍是悄無聲息。

孟劍卿回到營中時,兩名衛士迎上來,神情很古怪,低聲說道:“大人,河北廣平府學政李克己李大人在帳中等你。”

孟劍卿不覺一怔。

李克己是雲燕嬌師叔鐵笛秋的弟子。鐵笛秋位列海上仙山七大弟子之首,文韜武略,固然是獨步一時;性情古怪,同樣也天下聞名。不過他卻沒有像其他弟子那樣選擇襄助洪武帝,而是與張士誠網羅的一班江東文人過從密切,吟嘯風月。張士誠敗亡之後,鐵笛秋浪遊各地,蹤跡不定,始終是洪武帝的一塊心病。是以李克己當年考中進士後,便被洪武帝遠遠打發到雲貴蠻荒之地,曆任各縣教諭與各州學政,一直那麼不上不下地掛著;建文帝繼位後,又將他調往戰事頻仍的河北,升任河北廣平府學政。

李克己這樣的人,自然是錦衣衛的重點關注對象;即使錦衣衛衙門被撤銷,孟劍卿也從沒有忽視過他的動向。洪武帝和建文帝總是將李克己安排到兵凶戰危的地方去做學政,倒也算是善加利用。這兩年河北一帶燕軍與南軍打來打去,廣平府也已經兩度易手,不過無論哪一方攻入廣平,對李克己的學政衙門倒都是很有默契地客客氣氣,畢竟哪個將領也不想得罪鐵笛秋這魔王;雖說鐵笛秋隱居已久,人的名兒樹的影兒,可都還在。

再說了,雲貴民風驃悍,動輒拔刀相向,又不通中原事務不知鐵笛秋威名事跡,李克己能在那樣地方呆上好幾年,毫發無傷、安安穩穩地傳道授業解惑,令得當地土人對他頂禮膜拜,視若神明,隻怕李克己本人也絕不簡單,還是小心為好。

魚腸軍中收羅的不是錦衣衛舊人就是江湖人物,對於李克己的大名,耳熟能詳;如今這等人物突然找上門來,哪有不緊張的。

至於李克己如何能找到這個地方——這樣的人物,理所當然神通廣大了,不奇怪不奇怪。

孟劍卿卻不這麼想。李克己一直是文官,又曆來不與江湖人物攪合;現在居然找到這個地方來,這其中大有蹊蹺。隻是他怎麼也沒想到李克己是從誰那兒知道魚腸軍的事情的。

帳中燈光昏暗,李克己身著便服,裹著一領暗青色鬥蓬,低頭注視著案上的沙盤出神。

這沙盤出自衛歡之手,雖然不如李漠製作的精良,但在南軍之中,已經是首屈一指了。

沙盤上插著各色小旗。

若是換一個人這樣探究軍事機密,孟劍卿早已變臉。但是正如守帳衛士毫無異議地將李克己放進大帳一樣,對眼前的情形孟劍卿也不覺得有何不妥。

誰都覺得李克己這樣孤雲野鶴一般的人物,無論如何也不會去做燕軍的奸細。

聽到身後的動靜,李克己回過身來,拱手一揖:“孟兄,打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