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66章 戰城南-5(1 / 2)

高千戶很詳細地向大家介紹了他所了解的孟劍卿。從孟劍卿在錦衣衛中的逐步升遷,到近年來的投閑散置,巨細靡遺。直到靖難之役興起,南軍節節敗退,建文帝這才重新起用孟劍卿這樣的錦衣衛舊人,希望能夠出奇製勝。孟劍卿領命之後花了一年時間訓練人手,其中既有原來錦衣衛的低級官員與衛士,也有他私自網羅的江湖人物;建文帝將這支部隊命名為“魚腸”。

聽到這個名字,帳中諸人都覺得啼笑皆非。

用專諸刺殺公子僚的魚腸短劍來命名這樣一支專事刺殺的部隊,本來也算是名符其實;但是孟劍卿和他手下的人隻怕多半會覺得尷尬。建文帝本來就瞧不慣錦衣衛的作風,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他的私心作祟,竟然賜了這樣一個名字。

這支魚腸軍,由孟劍卿一手創建與訓練,控製嚴密;至於用的是什麼控製手段,高千戶沒有細說,估計多半來自錦衣衛的不傳之秘。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確保孟劍卿的命令得到最忠實的執行,譬如派出去的刺客與殺手,不論成敗,無一人敢於抗命又或者是泄密;但是最大的弊端也在於此,隻要除掉了孟劍卿,就沒有第二個人可以控製魚腸軍了。

張範心中突然冒出另一個念頭:燕王派孟劍臣來,不會是想要招降孟劍卿吧?想想那支魚腸軍的戰績,若能收為己用,這可比除掉孟劍卿合算多了……

張範的副將知道孟劍臣的身份之後,都不無疑慮地打量著他。雖然燕王的英明決策絕非他們所能理解,但是擔憂還是免不了的。孟劍臣嘴角一挑,帶著幾分譏誚,微笑著說道:“沙場無父子,何況兄弟。再說了,王爺應充我盡量生擒,我也算是對得起我這位大哥了。”

門簾一挑,卻是道衍大師去而複返。

道衍微笑著向眾人合掌一揖,說道:“貧僧本已上**,不知為何心動不安,仔細尋思,才明白原來是佛祖示警,指示貧僧要待危機消除之後才可動身回北平。”

他隨身的四名僧人與四名王府侍衛,臉上大有不以為然之意,都覺得道衍對孟劍卿太過看重。高千戶卻是一笑,說道:“大師留下正好。”

他提出的計劃,居然是要用道衍大師為誘餌。

張範皺起了眉;這是萬萬不行的。

高千戶隨即說道:“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張將軍,大師不需親身涉險。”

那麼就是用替身了。而且還不止一個替身。

當下決定由四名僧人假扮道衍大師,分頭往北平方向走;為求逼真,每一名僧人身邊都要派得力人手護送。不論哪一隊遇上刺殺,都要立刻報警,並拖延時間等待援兵。

計劃既定,餘下的就是如何安排**線與伏兵的具體問題。

眾人的目光都投向李漠。

一直默然坐在沙盤旁調整盤中地形的李漠,抬起頭來,淡淡說道:“如果是四條**線,那就需要五千人馬,才能控製住從本營到朱帥大營之間的每一個節點並及時增援。”

營中一陣沉默。張範手下總共隻得三千人馬。加上專門護送道衍大師的一百人馬……

張範幹咳一下,說道:“四**人馬沒有必要吧?”

孟劍臣似笑非笑地道:“其實有一**人馬就行了。這大營中,可得留足人手才行,免得顧此失彼,被人抄了老窩。”

公孫義笑道:“高千戶不是說了嗎,那支魚腸軍頂多不過一二百人,搞搞刺殺還行,就敢來抄張將軍的老窩?”

孟劍臣冷笑道:“不要告訴我你不知道離這最近的那支南軍主將是誰。”

公孫義“啊”了一聲:“是誰?”

這個混吃混喝的家夥果然不知道。孟劍臣很鄙夷地哼了一聲,不過到底沒有當著外人的麵說出自己的這點感想。

一名副將搶先答道:“胡進勇。”

南軍中有名打不死拖不垮的勇將。

公孫義撓撓頭皮:“原來是他啊。這就不好說了。除了謀反,這家夥恐怕老孟說太陽是黑的他都會幫腔說果然比墨還黑。”

孟劍卿若是要他幫忙偷襲燕軍,那可真是沒有二話;至於軍令,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膽大包天的胡進勇有的是法子對付上司的質問——總不能見著戰機擺在眼前也不動手,對不對?

張範等人都是一怔。即使是高千戶,也隻知道胡進勇與孟劍卿關係不錯,但是怎麼也沒想到不錯到這個程度。看來講武堂出身的將領之間,不論天南塞北,都擁有一張無形的消息網,非外人能夠涉足。

這可真是一個大麻煩……

張範思索片刻,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幹脆不分兵。以本將看來,護送大師安全返回北平,比起誘殺孟劍卿更為重要。”

沉默已久的李漠忽然說道:“其實,這兩件事並不矛盾。”

他取過一把小旗,一麵一麵插上沙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