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東征序曲(十三)(2 / 3)

江文定行事詭異,向來是無利不起早。今兒江文定身著夜行裝鬼鬼祟祟來到這碧霞祠,還沒著沒落說出這麼一套話,說他沒目的,打死乾坤子也不想新。

乾坤子心中納悶兒,便將信將疑道:“哦?助我?怎麼個助法兒?”

江文定聞言臉上閃過一絲詭笑,指了指紫竹林後那間小屋,故意提足中氣,高聲道:“玄慈那牛鼻子此刻就在這間房中,我二人合力了結了他,既長了我二人的威風,亦為那黑小子報了仇恨,如何?!”

“啊!?”

“哦咳…”

乾坤子正想說話,忽被一聲輕咳打斷,咳聲正是從那間小屋所出。房門打開,從裏麵出來一位仙風道骨之人,踏著青磚小徑緩緩向二人走來。乾坤子和江文定借著微弱的星光仔細一看,隻見此人周身白袍,手持一柄白色拂塵,銀發銀須,雖年逾古稀,然臉色卻如壯年人一般紅潤光鮮,雙目炯炯有神,精光直現。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武林中人公認的泰山北鬥,碧霞祠的掌門觀主——玄慈道人。

距離二人十數步之處,玄慈道人立住身形,慢條斯理道:“兩位來貧道院中談談天也就罷了,怎的還口出如此狂言…”

其實乾坤子和江文定剛一進到這小院之內,房中的玄慈便察覺到了,兩人的對話他也聽得清楚。不過像玄慈這樣的高人,心性清高。境界超凡,一般的外人外物很難打擾他。不過江文定最後那句話實在太挑釁了,更重要的是玄慈從聲音判斷出放話那位乃是一個內功極高之人,玄慈知道院中這倆人來者不善,於是便出來看個究竟。

“貧道當是誰呢,原來是乾坤子道長…這位先生是…”

像玄慈這樣的人物,乾坤子和江文定自然早都認得。玄慈也曾經見過無良道人乾坤子,但他卻並不識得江文定,這主要是因為彌勒教行事及其詭秘,玄慈道人雖然聽說過彌勒教“承天”、“永延”兩大護法,不過卻從未見過其人。

江文定背手立在那兒,似笑非笑,不急不慢答道:“我不過一江湖散人爾,不足掛齒。”

“不足掛齒?嗬嗬,先生內力深厚,還揚言要了結貧道的性命,如此江湖散人,天下怕是沒幾個吧!”

玄慈道人知道眼前這黑衣人不打算吐露姓名,也不再追問,轉頭衝乾坤子道:

“道兄今晚是來者不善吧…也好,我正好有件事想要向道兄問詢,還望道兄如實相告!”

“何事,說吧。”

“我想知道,那夜在曆城之外,殺死我徒弟!!!者是何人?!”

玄慈話語中不無質問之意,眉宇間更是殺機畢露,擺明了是要替徒弟報仇。

羅士信倒是曾與乾坤子說過那夜救他之人就是江文定,不過乾坤子也不是好脾氣,玄慈這樣問話反而激起了無良道人心頭的火氣,乾坤子把眼一橫,冷冷笑了笑,道:

“哼哼,若是老道我記得不錯,好像是你們碧霞祠的人冒貧道之名誆我徒兒出城在先,以多欺少設伏欲殺我徒兒在後。我還沒興師問罪,你倒先來個惡人先告狀。玄慈,江湖中的規矩你不是不懂,你們碧霞祠是不是應該先給貧道個說法兒呀!”

玄慈道人剛一發現不請自來者是乾坤子,立刻想起死於非命的大徒弟允尚。允尚自小便跟在玄慈身邊,師徒的感情甚至堪比於父子請,允尚的死對玄慈道人打擊很大,所以老道不免有些心火上湧,說話間也不似平時那般和藹淡定。不過玄慈畢竟是個得道之人,乾坤子此語一出,他便馬上意識到這事兒是自己這邊兒理虧,於是長舒一口氣,定了定心神,悠悠道:

“嗨…此事確實是我碧霞祠不對在先。實不相瞞,貧道雖是碧霞祠的掌門,但身為化外之人,派中俗事早已不再過問…一些事情貧道也是不讚成的,不過…哎,我在這裏向道兄賠個不是。”,說完,玄慈向乾坤子微施一禮。

想當初,玄慈雖然江湖聲望也高,但碧霞祠卻沒有現在這般鼎盛的景象。碧霞祠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宇文世家的支持。自從玄慈收了宇文恪做關門弟子,治好了他的體弱之病,並將其**成才,宇文士及對此很是感激,遂依仗宇文世家在大隋王朝的影響力幫助碧霞祠。所謂朝中有人好辦事,綠林是黑道兒,姑且不論。但對武林中的各門各派來說,是否有朝廷支持影響可就大了去了,首先是財力上的支持,綠林可以劫富,名門正派卻不好用此生財之道;除此之外還有政策上的扶植,官方的宣傳造勢等等,這些都是普通武林門派無法得到的助力。所以碧霞祠如今的地位能與少林寺比平,宇文世家起碼要起一半兒的作用。不過當然了,少林寺能成為武林中的泰山北鬥,也和太遠李家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投桃報李,在天下混戰、四方逐鹿的時候,少林寺也沒少給李世民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