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童年2(1 / 1)

“樂樂,你又請假了?”

“嗯。”

座位又換到靠窗的位置了,我把書包塞進書箱裏,托著腮看著窗外的天空。

我聽見他們說。

“艾笑,你別理她了。”

“不就是學習稍微好一點,臭屁什麼。”

“人家班長次次考第一還沒囂張,她拽個什麼勁,有本事考年級第一啊。”

“她脾氣越來越怪,還經常請假,是不是……”

艾笑語氣嚴肅的說:“你們別亂猜,她隻是身體稍微差一點,我和樂樂是鄰居,她人很好的。”

女生們都不再說話了,她們自討沒趣碰了一鼻子灰,隻好不歡而散,各自回到座位。

其實他沒有必要為我說好話。

那些嘰嘰喳喳的女生對我沒有影響,我不太明白她們在說什麼,內容不懂,語言更不懂……

她們說的是方言。

“嗬嗬,你總不在j市待著,當然聽不太懂。”

“喂,你看著我後腦勺,就知道我在想什麼嗎?無聊。”

“這是第一百二十六句超過十個字的‘長’句。”

耳中是他充滿笑意的輕聲話語。

“呆子。”記這些有什麼用。

我與他認識四年了,大概是四年,他是我唯一的“朋友”,似乎很了解我,而我對他的印象僅是“愛笑”又很“心細”。

他進步很快,無論是成績方麵,還是人際關係方麵。

不過還是那麼“煩人(p346頁:使人心煩)”。

中午,他堅持和我一起吃飯。

“好燙!”他把我們兩人的飯盒從飯筐裏拿過來。

“你不過去嗎?他們在叫你。”

“不,我喜歡在自己位子上吃飯。”

詞典第六百三十頁,交際——人與人之間的往來接觸。

哎,剛誇他擅長交際了,其實還是個“笨蛋”。

“那是什麼?”

“這是……胡蘿卜。”

“和我的不一樣。”

“一個切絲,一個切塊而已。”

“是嗎,我能嚐嚐嗎?”

“隻是普通的胡蘿卜……”

囉嗦,我夾了一塊放進嘴裏。

“要不要吐出來……”

“沒有胡蘿卜味道?”他是不是騙我。

“是和骨頭湯燉在一起的。”

“好吃。”

他鬆了一口氣,笑著說:“我還以為你不吃胡蘿卜。”

“我不挑食。”

“那你為什麼……”他看向我飯盒蓋上挑出來的胡蘿卜絲。

“醋溜不好吃,有蒜。”

“你可以和家裏說,讓阿姨改做別的,這絲切得很細,我想阿姨肯定特別會炒菜,她一定能……”

“現在是大姐煮飯。”

她拋下年幼的外甥女來照顧我,我不可以任性(p1067頁: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約束),給大姐添麻煩(p841頁:煩瑣,費事;使人費事或是增加負擔)。還有,大姐說這樣吃有營養(p1511頁:有機體從外界吸取需要的物質來維持生長發育等生命活動的作用),對身體好,所以每次我都用力的吞下去。

“阿姨去哪了?”

“……”

“……我跟你換。”

從那開始,我對艾家的燉胡蘿卜很感興趣,有時是番茄燉,有時是高湯燉,反正他媽做素菜有一手,連胡蘿卜、青椒、西蘭花這些東西都做得很好吃,即使蒸爛了還是很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