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中心(2 / 2)

在這“酒吧”的門前,還有一男一女兩個紙板人,先生身穿花格西裝,手持可口可樂;女士呈坐狀,身著一襲撐著鯨魚骨的拖地長裙,手中也有可口可樂。先生的臉和女士的臉均被挖空,顯然是供遊客把自己的臉嵌上去拍照的,類似中國許多旅遊景點拍古裝照的景片,有點俗,可是很吸引孩子們。許多男孩女孩不斷地跑到這紙先生紙女士的背後,然後套上自己的臉,一瞬間他們就變成了一百年前的女士和先生,而他們的父母,則很認真地為他們拍照。

第四個展廳是錄像廳,坐下來可以看十五分鍾一場的小電影。電影自然還和可口可樂有關,是可口可樂在世界各國的廣告片。

最後我來到品嚐大廳,在這裏你可以隨意品嚐可口可樂公司所有的係列產品。我看見到處懸掛著各種文字的可口可樂廣告宣傳語,最惹眼的是鑲嵌在灰色大理石地麵上的一行鮮紅色中文:請品嚐可口可樂!這裏的品嚐方式別有一番情趣:你取了紙杯,將紙杯放在闊大桌麵的一個圓形凹槽上,輕輕按動凹槽旁的銅按鈕,便有一股可口可樂從7.8米高的大廳空中劃出一道弧線,閃著光芒降落下來,準確地射入你的杯中。當紙杯將滿時,“光柱”會自動戛然而止。這無疑是個美國式的噱頭,但這噱頭裏也有美國式的天真和他們求變的一貫心理。可口可樂還是可口可樂,但從易拉罐裏傾倒出來和自天空而降便有了不同:前者給你的是物質,後者則為你創造了瞬間驚險和浪漫的想像。

許多年前我曾為《河北日報》寫過一篇題為《這個世界沒有秘密》的短文,介紹的是百事可樂在福州的分公司。文中提到有人曾告訴過我一句話,說這個世界沒有秘密——除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配方。當我在亞特蘭大的可口可樂中心品嚐著自天空而降的棕紅色飲料時,想到這種通俗到被美國人視為不能離口的可口可樂,它的配方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當真能夠守住自己的秘密麼?還是地球上喜歡可口可樂的人們越來越不忍去破譯這秘密呢?或許可口可樂本是無需破譯的文明之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