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題名)(3 / 3)

駱賓王啞然失笑,道:“少年識事淺,不知交道難。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蘭。寶劍思存楚,金錘許報韓。虛心徒有托,循跡諒無端。太息...”

隨後他接著道:“年少輕狂,意氣風發,如今壯年一心報國,哪知妖後不但不重用,反而誅殺德高望重的忠臣。”

聽他之言,齊聿著實好奇,據釋懷大師所言,近來天後當政,大唐帝國的確離奇慘死了不少的兩代忠臣,還有一些富甲一方的商人,但是卻懷疑是九州江湖中的魔教所為。不過聽駱賓王話中之意,卻是天後而為之。

看來這件事真是太過蹊蹺,齊聿心中暗忖的同時,道:“駱先生何以見得?”

駱賓王不卑不亢,道:“妖後試圖顛覆李唐江山,天下人有目共睹。無成大事者至親可殺,妖後將李唐子祠殘害,暗殺忠臣,便是為她登基鏟除障礙。”

大唐帝國,許多的官員,都不信神佛之事,自是不會朝江湖妖魔鬼怪的方向去想,所以由此想法純屬正常,所以齊聿也沒有多想。

駱賓王道:“過了今日。我便要離開長安城,趕赴揚州投靠英國公李敬業,他日時機成熟,定將幹一番大事業。隻是沒想到離開之際,還能遇到像齊兄弟這樣,文武雙全的人物,也是一大幸事,他日齊少俠你要想一展鴻鵠,也可以到揚州來尋我觀光,觀光定和齊少俠你一同吞吐天地,共度鴻鵠之誌。”

齊聿在昆侖秘境,三年不曾下山,自是不知大唐帝國政局,此刻見駱賓王如此激昂慷慨,頗為為其感到英雄豪邁,隻不過他隻想仗劍天涯,卻不想牽扯朝政之事,所以也沒有多問。

“駱先生英雄豪邁,齊聿自愧不如。”齊聿嘿嘿一笑。

隨後,他扯開話題,道:“這畫舫桌上,駱先生擺了兩股酒,莫非還有義士沒有到來嗎?”

駱賓王見齊聿似乎沒有亂世梟雄之中,也不在意,笑道:“嗬嗬,此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哦?”齊聿聞言詫異了一下。

就在這時,隻聽剛剛李嶠吟詩的方向,一陣躁動的喧鬧聲傳來。齊聿二人扭頭望去,隻見李嶠竟然在眾多人春心蕩漾的小姐擁堵下,邁開步子,朝著二人走來?

渭河畔,在夕陽的餘暉下,波光粼粼,美不勝收。

岸邊無數姿色妖嬈,婀娜多姿的千金小姐,都羨慕的望著那能夠讓李嶠登上船的人物。

“那是主簿駱賓王,聽說是李公子的至交呢。”

“是嗎?聽父親大人說,駱賓王為人傲氣,目中無人,才會貶到長安城當個小小恩主簿。”

畫舫上,李嶠席地而坐後,畫舫船緩緩的在粼粼波光之中,駛向渭水河畔中央。

李嶠見多出一個拿劍少年時,不由得向駱賓王問道:“觀光,這位是?”

駱賓王笑著介紹道:“這位是齊兄弟齊聿。”

後,他又向齊聿介紹道:“這位便是在大雁塔題名的大唐新科進士李嶠,字巨山。”

齊聿麵色笑容,拱手道:“久仰李進士大名,今日渭河畔一吟絕句,當真讓齊某大開眼界啊。”

“哦?”李嶠好奇道:“莫非齊兄弟能夠聽出李某詩中雅意?”

齊聿曉知李嶠清高,認為一般人根本不可能聽懂其詩中含義,低頭沉吟片刻後,看向河畔青樓舞女,吟道:“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頭。相逢不相識,歸去夢青樓。李進士何解?”

李嶠見他張口便是絕路,臉上頓時露出喜色,道:“李某剛剛多有得罪,還望齊兄弟不要放在心上。”

言罷,他端起酒碗,便是自罰三杯,以表敬意。見他如此豪爽,齊聿也是迎酒暢飲。

隨時初次相遇,但是酒逢千杯知己少,難得遇到這樣談笑風月的知己,三人也是一醉方休。

得知今朝為此別,離別之時,以李嶠以紫陌追隨日,青門相見時。宦遊從此去,離別幾年期。桂尊中酒,幽蘭下調詞。他鄉有明月,千裏照相思,結束了這場短暫的酒席。

望著駱賓王和齊聿離去的背影,李嶠站在畫舫船頭,歎道:“但願他日想見,不是金戈鐵馬踏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