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猛獁軍團(2 / 2)

早在景來別院的時候殷丞就有意要組織一支戰象軍團,可惜的是時機還不成熟,這事一直拖延的殷丞完全平定的蜀中才正式開始。

雲南的野象數量不少,可不是隨便一頭野戰都能訓練成戰象的,為了這一百戰象,殷丞在雲南密林裏起碼捕殺了三千多頭野象。捕象還不是最困難的,事實上相對於訓象而言,這隻能算是小兒科。

猛獁軍團是要上戰場的,絕對不能出現戰象爆走的情況,而但凡野生動物基本都怕火,作為戰象,猛獁軍團必須克服這一點。經過集體商議後,最終確定了一套訓象方案。

殷丞專門劃出一個場地用來訓練,場中到處都是殘垣斷壁、焰火繚繞。為了讓戰象適應戰場狀況,每隔半個月殷丞還會驅趕一批犯事的死囚進入訓練場,讓戰象親身體會什麼才是殺戮。這樣做雖然有些殘忍,可效果還算不錯,戰象逐步適應了火焰、血腥、鑼鼓、慘呼等等諸多情景。

猛獁軍團算得上是殷丞的心頭肉,他們的裝備自然是頂級的。一身藤甲包裹全身,連鼻子、四肢、腹部都不例外,藤甲之外還覆有鐵甲,反正戰象負重高,多一點裝甲沒什麼壞處。戰象不光防禦好就行,這樣可就太浪費了。為了加強戰象的殺傷力,殷丞在它們四肢和長鼻上加裝了很多鐵環,環上遍布寸許長的鋼釘。象牙容易折斷,負擔不了高強度戰鬥,殷丞幹脆就把象牙的前半段給鋸了,鑲嵌上精鋼打製的三棱刺。

戰象當然還需要有人駕馭,鑒於象的體形過大,象騎士幹脆舍近就遠,隻進行遠程攻擊。根據殷丞的安排,每頭戰象上騎乘三人,一人用短矛進行投擲,另二人則用弩箭攻擊,而進身戰就全部交給戰象負責了。

關於猛獁軍團,殷丞一直拿不定主意該不該閹割。曹衝不就稱過象嘛,這說明曹操也是能夠搞到象的,猛獁軍團都是公象,萬一曹操從西域弄了一群母象回來勾引它們,怎麼辦?!公象有長長的象牙,母象可沒有,如果閹了它們,不知道戰象會不會像‘無須的太監’一樣掉象牙,沒有象牙那攻擊力可要下降不少啊。盡管殷丞在野象身上做了試驗,並沒發現有掉牙的問題,但卻不能肯定會不會引起牙床鬆動等一係列問題,實在是頭痛!

這次被殷丞調來新息的隻有一個戰隊,五十頭戰象。不是他不想全部調來參戰,主要是戰象運輸太困難了。益州地勢險要,戰象又走不得棧道,有些地方還得專門開辟象道,而且當初殷丞忘了訓練戰象的適水能力,大部分戰象不肯上運輸船,搞得呂蒙的水軍運輸艦隊一團糟。

不過呢,戰象有五十頭應該也夠了,無論麵對的近衛軍是三千也好,三萬也罷,真正能接觸到的也就周邊的幾百號人,不足以對戰象產生威脅。而殷丞打的主意就是以點破麵,瓦解曹軍防線。

猛獁軍團的戰力果然不負眾望,即便是近衛軍的巨盾,被象鼻輕輕一掃,就像地上的落葉一樣散得到處都是。掃完之後,那些戰象徑直用腳踩了過去,在重達四、五噸的成年巨象麵前,無論是鐵盾還是士兵全都變成了‘薄餅’。

這還沒完,象腳剛過藍鷹衛的狼牙棒又來了,留下一片渾身是洞的屍體後,藍鷹翼的長槍、鋼刀將漏網之魚清理了個幹淨。左右兩邊的近衛軍想要救援,卻根本越不過膀粗腰圓的胡佐軍。

殷丞軍突擊的速度並不快,可由於戰力相差過大,曹軍的戰陣很快被突破了三分之一。曹操一看不妙,立刻下令變陣。近衛軍的巨盾左右有銷卡、凹槽,可以相互連接在一起,經過變陣,近衛軍組成了一個個環形盾陣,每一個盾陣套了三個環,中間還躲藏著少量的弩兵朝外放箭。

這樣的盾陣對戰象沒什麼影響,可二鷹、胡佐的壓力就大了,傷亡也是直線上升。正當曹軍轉憂為喜的工夫,突然從象背上飛出數個火球,一砸到盾陣中就會濺出一片火光。曹操怎麼都想不到殷丞會讓象兵攜帶油罐。

殷丞有得是棉籽榨出的油,他在油裏加了一些木屑,再密封到陶罐裏做成燃燒瓶,每頭戰象上攜帶五罐,在必要時可以進行火攻。曹軍的盾陣由千人組成,占地麵積並不是很大,五個火罐足以將盾陣點著一小半。曹軍總共也就二十來個盾陣,殷丞的戰象卻有五十頭,火罐二百五十個,壓根不夠猛獁軍團燒的。

――第五卷正式結束,敬請期待第六卷《夢歸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