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一
三十有二的任寧還沒結婚,在大齡青年中,該屬“佼佼”者了。任寧的未婚,與諸多未婚人不同,任寧並非沒有女朋友,不,應該稱未婚妻。用任寧的話說,他們的戀愛可與馬克思同燕妮媲美,馬克思與燕妮戀愛了八個寒暑,任寧與女友戀愛了八個春秋,要命的是至今尚未定下婚期,天知道這種馬拉鬆還要跑多久?為什麼?因為房子!
任寧是一個要麵子的人,他要擁有自己的住宅,方才成家。像他的諸多同仁、同窗和親友,這些同齡人,大多已有了房子。問題是,擁有了房子的這些人,在任寧心中,並不比自己高深,無論是能力、學問和資曆等等,他們是抓住了機會,或是依靠家庭、親友或關係的支持。任寧要以個人的奮鬥贏得房子,他不想靠父母,也不想興師動眾。
任寧是2000年從一所名牌大學畢業的,在土木工程和道路橋梁專業中,這所大學當屬全國一流。也是這個緣故,他順利地被平原一家建築設計院錄用了,幹起他攻讀的土木工程專業。參加工作第三年,任寧被破格評定為工程師,這期間,他的同仁同窗,不少人忙起買房,籌資金、跑貸款。那時,平原省省會平原市,有一種叫安居工程的房子,之後更名為經濟適用房,價格十分合理,多層樓的最高層七樓,一平方米780元,最好的三樓一平方米也就1100元。一般的商品房,一平方米不會高於2000元。麵對奔忙購房的同事,任寧卻穩如泰山、無動於衷。
任寧是一個很自信的人,想,怕什麼,房子隻會愈來愈好,無論戶型設計,還是施工質量,甭聽炒房人胡謅,房價要漲、還要猛漲的鬼話。任寧相信政府,更相信國家,這種可貴的信任感是日積月累積成的,無論是他出生的家庭,還是他就讀的學校,都是理想的。在這種環境熏陶長大的任寧,怎麼能不信政府而被旁門左道的歪風忽悠呢。是啊,任寧相信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盡管當今是市場經濟,但是不要忘記,這種模式加上“社會主義”的定語,年輕人不相信嗎,社會主義有別於資本主義的最大特征就是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啊!政府是有規矩的,國家是有政策的。任寧相信,無論是政府出台規則,或是國家製定政策,隻能是使大多數人愈來愈幸福、愈來愈愜意、愈來愈安穩……任寧的自信,就像對他的學業,從中學到大學,一直處於優等生行列的任寧以為,隻要勤奮,自有好成績,好學生自然該有好的“待遇”,又像對待他的建築專業,任寧追求盡善盡美且有創意的設計。他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業績的積累,理想的住宅就在前邊。
然而,他錯了!
任寧想買房子,是在2004年的夏天,那時的任寧27歲,戀人許靈靈23歲,兩人相愛三年了,他們計劃年底前將房子選定買下,來年春季操辦結婚事宜。任寧與靈靈一連跑了五六個樓盤,尋覓理想的房子,一套兩房兩廳或是三房一廳的百十平方米套房,當然,樓層不能太高,周邊的環境不要太嘈雜,還有房子的朝向,采光通風的狀況,最好有暖氣設施,靈靈怕冷,特別想要有暖氣的房子。
從城東的綠城〔小區〕跑到城西的花都〔小區〕,從城南的十月天〔小區〕來到城北的五月地〔小區〕……連續觀察了七個小區,年輕人方知,買房真難,找到滿意的住宅,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是啊,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是買房,是一輩子要與它作伴的“家什”,不比買衣服和食品,即使買錯了,棄之何妨。看過的房子,有的戶型結構不合理,任寧懂設計,一眼就抓住這類“硬傷”,如衛生間沒有窗子,怎個自然通風,全靠排氣扇好嗎?客廳小,有朋友來就顯得擁擠,臥室窗子狹小位子又偏,肯定影響采光通風。有那朝向不好的、樓間距狹窄的、小區空間擁擠道路不暢的,當然也不在考慮之列。任寧幹什麼,總是有板有眼,從容沉穩,許是性格使然,也是職業的關係,搞設計,就該這樣。任寧看房前有個習慣,要對小區周邊的布局和情況了解一番,有可能的話,他會打聽一下周邊未來規劃的藍圖,特別對偏遠些的小區。然後自我論證地段的利弊,值不值得去那裏選購房子,僅這一程序,任寧就淘汰了十餘家樓盤。
當時令由盛夏步入金秋,任寧進入第十三個小區亨通置業花園時,終於動心了,就像初戀遇上靈靈姑娘,有種一見鍾情的感覺,無論是房子的戶型、布局、間距,綠地與配套設施,還有誘人的小橋流水,鵝卵石幽徑,假山噴泉景觀。雖然位置偏遠了一點,周邊三產尚不成熟,但它是往平原市東側偏遠。任寧知道,東側是省城發展的方向,用不了5年,這地段就不顯偏遠了,若再發展5年,說不準就是平原最佳人居之地呢。在任寧心中有個計算方式,平原市每年向周邊擴張應該是500米,而對市東側,則不能用常規的公式測算了,這方天地得天獨厚,被大人物看好,早揚言要加大平原東區開發力度,如此態勢,東邊的住宅自然越來越金貴啊!隨任寧看房的許靈靈,對這地方也青睞有加,又聽任寧的一番預測,更是愛不釋手,恨不得立即交款入住。
可是,事情卻不那麼順當,在售房大廳的沙盤上,他們相中的三房一廳百餘平方米的戶型,好的樓層已全部售出,僅有七樓〔最高層〕和少量六樓,這種六樓還是靠最西側的,到了夏天,那是受日頭暴曬的位置。一對年輕人猶豫了,舉棋不定了,難道讓我們天天爬七樓嗎,如今年輕,爬得動,以後呢,買房子是大事啊,既然定居這裏,就不想再換地方……要麼買下六樓那套,西曬就西曬吧,開開空調還怕它曬嗎,唉,可這六樓也高啊,以後靈靈要懷孕呢,要生了孩子呢,抱個孩子爬上爬下的,想的也太多了吧,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唉!欲出手時,任寧還是有點猶豫。
售樓小姐察言觀色,早看出這對情侶的心事,說:“這位先生,若相不中眼下的現房,我們很快開二期工程了,你們來,看這幢樓。”任寧和靈靈隨售樓小姐走到大廳一隅的另一沙盤前。
“你們看,這是座小高層,地基已打好,馬上起一層呢。這幢樓最高層是複式,上麵是空中花園,站在頂房平台西可俯瞰中原市老城風貌,東南北三麵可觀新區美景,複式樓共四室兩客廳一餐廳三衛生間,定居這裏,可為一勞永逸,終生不再想換房……”
靈靈問,得多少錢啊?這複式。
售樓小姐答:價嗎,還沒有定,不過,它應該相當兩個三房一廳的價格,麵積多一倍哩。
靈靈算了算,照當下樓盤均價,一平方米2180元,220平方米的複式,她伸了下舌頭,搖了搖頭,看看任寧。任寧壓根兒就沒想複式,這種房不是為他們準備的,他當然欣賞複式樓的戶型和舒適,但他更實際。
複式樓以下,這個單元房子就屬年輕人的天地了,全是三房一廳,由於廚房麵積大,裏麵可放餐桌就餐。倘若家中來了客人,可在客廳聚餐。其實,這種設計也是合理的。售樓小姐滔滔不絕地“背誦”著這種戶型的優勢,最後,還加了句此房可防八級地震,由於是框架結構,又選用了優質的鋼材、水泥、玻璃等等,可以說,入住這裏,就是進了保險箱,水淹不怕,地震不怕,火燒不怕〔建材耐火〕……
“什麼時間交房呢?”任寧問。
“也就是明年吧,我說的是最遲時間,是底線,若工程順利了,肯定提前。”
“價格呢?”靈靈問,“多少錢一平方米?”
“這不好說,眼下不好定。”
“會高嗎?比你們現在出售的房子?”
“這不好說,這樣說吧,小高層,比多層房售價要高一些,高也高不了許多,一平方米也就是二三百元吧。”
任寧琢磨著,心算著,就是高二百多元,一百一十平方米,也就兩三萬餘元。還算能夠接受,畢竟房子質量也高啊。
“可以預訂嗎?”任寧問。
“可以預訂,但得交定金。”
“交多少?”
“一萬、兩萬都可以,到時頂充房價的。而且,今天交的一萬,頂房價可作為兩萬,你看這好事,到哪裏去找。”
聽到這話,靈靈心動了,再往窗外觀望這方世界,真是理想家園啊!她將任寧往一旁拉了拉,小聲說,要麼,咱交定金吧,我看這地方,這房子,都挺合適哩。任寧卻很從容地說,不用慌,留得青山在,何怕沒柴燒。隻要把錢儲備好,不怕買不到好房子。咱們再想想,真定下這房子,晚幾天交定金何妨。售樓小姐大概是聽到了任寧的話音,盡管他與她的距離被靈靈拉得遠了些。那小姐也不緊不慢地道:“先生,恕我多嘴,開盤賣房子,我經得多了,見得廣了。別看我年輕,先生,要比買賣房子的事,我敢說一定比你強。知道嗎,我在三家房地產公司做過售樓營銷主管,無論房子質量,地段升值空間,這家公司都屬最好,今天你們能走到我們亨通置業花園,是你的運氣,咱們有緣分。不瞞你們說,咱這幢小高層昨天開始預售,賣的可火啦!你要停幾天來交定金,先生,到時沒房了,可別怪大妹子我沒跟你說個明白啊!房子這事,不是買燒餅吃包子,也不是穿西服購皮鞋,那玩意兒就是賣光了,一定會有新貨,這東西真是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啊!你上頂樓往四方望一望,看看周邊還有哪一塊地能跟咱亨通置業花園媲美啊!小區前邊,有大片草坪,還有條東風河流過去,後邊是錯落有致堅固新穎的建築,東西兩邊是林蔭幽徑,多順暢愜意啊!”說話間,又有兩對情侶模樣的人走過來,與任寧靈靈一道聽起售樓小姐侃侃而談。
靈靈被售樓小姐的言語打動了,她還是催任寧定下這房子,又斜視一下那兩對男女,似乎怕他們將房子搶去,任寧稍稍猶豫一下,終於下了決心,將一萬元定金交到售樓部收錢的會計手中……
二
在當今凡事都要關係的世風中,有人說,關係就是生產力;有人說,沒有關係,寸步難行;有人總結道,隻要有了關係,沒有辦不成的事。這就難怪有人將關係上升到文化的層麵,且弄出一套“關係學”。就學擇校需要關係,升學就業需要關係,考研留學需要關係,升官發財更需要關係,即使評大獎和評院士這等神聖事宜也難脫離關係,當然買房建房也需要關係嘍!任寧並非沒有關係的芸芸眾生,對買房建房的事,他有關係,且很過硬,他的姐夫安明就是平原市政府分管土地資源、城市建設、交通運輸的副市長。任寧並不要去征地建房,做房地產老板,他隻是期望購買一套適合自己居住的房舍,這事對於姐夫安副市長來說,的的確確是小菜一碟,他隻要動動嘴,揮揮手,沒哪一家房地產老板敢不聽招呼,不給麵子,不承諾優惠且笑臉“服務”的。上帝來了,哪個“仆人”敢怠慢,的確,對房地產人講,安明才是上帝!那家亨通置業花園,倘若遇上安副市長為小舅子買房,不僅能折騰出一套所謂已經賣完售罄的三房一廳,而且會是風水尚佳、位置尚好的房子〔房地產商總是留下最佳位置的房子不予出售,以備特殊需要〕……
可是,這個任寧啊,卻有一種與庶民大眾不同的品質,他要以自我奮鬥贏得一切,就像當年參加高考,以超群出眾名列前茅的高分,堂而皇之地踏入上海那家名揚神州的大學。的確,在這件大事上,他什麼關係也沒靠,什麼關係也沒拉,就步入理想的殿堂。大學畢業了,這個學業優秀,相貌優越的年輕人,又是靠自己的成績和條件闖入設計院的。如今,他不相信,靠自己的實力弄不了一套住房。對於任寧,隻有以自己的努力獲得的東西,才心安理得,舒適自慰。所以這種常人打燈籠都照〔找〕不到的關係,他卻置之不理,棄而不用。
然而,天天應酬繁多,車馬盈門的安副市長,你不求他,他哪裏會主動上門幫你啊,恐連想一想有個內弟正為買房困擾的心思都沒有哩!如此態勢,任寧與姐夫,安明同內弟之間的關係可謂“河南與河北——兩省”。倆人誰也不找誰,這樣,諸多“麻煩”就省略啦!
安副市長與內弟任寧的往來關照可以省略,那是他們的私事,可以做也可以不做。他在政府的諸多工作卻省略不得,那是有目標和責任的。眼下,他正組織人策劃拍賣一塊土地,這塊四百畝的國有土地,幾天前方辦妥了土地性質轉變的手續,成為證件齊全的建設用地進入市土地收儲中心。土地進入市場拍賣,對安明來說,也是新鮮事。安明進政府任副市長分管土地資源已三四個年頭了,之前,房地產商拿地,多是與各級政府的國土資源部門直接接洽溝通撮合,也有那對當地十分熟悉的老板,會從生產隊開始做工作,然後打通村委會—鎮政府—區政府—市政府……直至將土地出讓手續辦妥,開始建商品房。這樣弄法,難免暗箱操作,雖然國有土地或集體土地變更成了建設用地,一個個大紅的印章蓋得端莊齊全,其實隻是極少數人的操作,眾多百姓和廣大幹部並不知情,土地就出讓了,且價格意外的低廉,如今這種弄地的辦法不行了!大約是2004年,國家出台了有關政策,土地出讓必須履行招〔標〕拍〔賣〕掛〔牌〕程序。政府要出讓土地,那就在媒體公開信息,廣而告之,招攬各路房地產商報名競標,之後,由專業的拍賣公司操作拍賣,競爭土地者舉牌報價。在安明心中,即使土地再稀缺,再金貴,那也有它的價位,它不能遊離於大千世界之外。可是,就在平原市政府,他的看法並沒有得到認可。在不久前的市長辦公會上,市長占誌前公然批評了安明:
“安市長啊,我們的思想能不能解放一點,再解放一點,不能停留在原來的水準啊!原來咱們一畝地出讓金僅50萬元,再往前推三四年,15萬元就拿一畝地,北郊小裏河村的三百畝地競然以7萬元一畝的超低價出讓給了永亨房地產老板,像什麼話,這是拿著國家的資源送人情啊!拿著農民的家產落好人啊!”是的,占市長說這話,安副市長有共鳴,那時間出讓的土地,確實太廉價了,他甚至有一種政府在被房地產商捉“大頭”的感覺,可是,那是一個分管國土資源的副市長能頂得住的事嗎,每塊土地出讓,都是係統工程,都是房地產商將一個關節又一個關節打通了,各級協議書都寫好了,各個大紅印章都蓋上了,甚而有那從上往下“蓋帽”,叫你支持發展哩,能不簽字麼!當然,安明心裏清楚,也有幾塊土地出讓,是他動用權力,為親朋好友辦的,自己落了好人,但是不多。他更清楚,倘若自己真的堅持原則,做黑臉包公,秉公批地,嚴格把關,恐怕這把副市長的交椅早就不姓安了。
這些年的實踐曆練,使安明在處理發展與政策的頂撞與摩擦時,會熟練地使用緩衝器和潤滑油了。隻是對占市長的過高要求和嚴厲指責心存芥蒂。市長辦公會上占市長的下文是這樣說的,“我們平原市的市長們不該是井底之蛙!平原市是一眼井嗎?當然不是,我們是無垠的遼闊沃野嘛,我們應該眼觀全國嘛,甚至走向世界!看看人家長〔江〕三角,珠〔江〕三角,是咋個發展的,人家一個縣級市,就敢跟咱平原市這個省城的GDP對抗,落後啊!要發展啊!一說發展,有人會講,沒錢。怎麼沒錢呢,錢就在自己腳下,看不見嗎?平原省有多少土地可以出讓,平原市八縣七區,又有多少土地可以變現,國家出台政策了嘛,就是叫咱們用招拍掛把土地的價值增上去,增上去啦,政府還缺錢嗎?大膽拍啦,我看一畝地就照著120萬元拍,要是拍不上去,那就出鬼啦!安市長,這就看你了,我們內定的政策上不封頂,下要保底……”占市長提出的保底數字,也是他的幾個親信參謀的結果,這個地價,安明壓根兒就有異議。
安明沒有公然反對占市長的指示,但是他的心裏還是有些嘀咕,120萬元。曾幾何時,平原上好的地段土地出讓金五六十萬元一畝,就是有到七八十萬元的,那隻是“個例”。怎麼一下子就要躥升到120萬元,還什麼上不封頂。安明並非杞人憂天,他正在心裏盤算,既然是拍賣土地,就應該順應市場,自然報價,怎能事先敲定價格呢,還是計劃經濟那一套。當然,安明能理解占市長的用心。不久前,平原市委顧書記調任平原省人大任副主任了,這對年輕的占市長,是絕好的晉升機遇,況且,占誌前就是省委內定的梯隊幹部,隻是因為沒有合適的位置,方沒能高升。既然眼下機會來了,當然要緊緊抓住,在政界打拚的人物哪個不知曉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道理,至於能否晉升,當然還得有人舉薦扶持提攜,但自己的政績卻是相當重要的,對一個政績平平的幹部,即使有人提攜,在大庭廣眾麵前,也難令人讚同。這樣一想,安市長對占市長的要求也就認可了。他知道要出政績,就要做工程,有人稱那叫政績工程。做工程需要投入,這的確是個難題,缺錢。土地價賣上去了,難題就迎刃而解……何況,占市長若晉升市委書記,常務副市長就可能晉升市長,諸位副市長的名次隨之前移,這是同仁們利益均沾的好事,何以去煞這等好風景,跟著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