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命運之遇(3 / 3)

嶽湘琴頭昏欲裂,被楊逸捂住耳朵,終於好了一些,眼神也有了些許清明,看向楊逸的目光也變得古怪。

幾分感激,幾分疑惑,幾分憂慮。

那人又忽然收了笛聲,咦了一句,顯是不解。

楊逸哪有心思多想,忙抱著嶽湘琴靠到船艙,大口踹氣,竟連站著的力氣都險些沒了。更不消說嶽湘琴,此時已如軟泥般靠在楊逸身上,口中眼角全是鮮血。

楊逸用衣袖為她擦拭血跡,咳嗽了兩聲,聲音也虛弱了許多,道:“琴丫頭,我本答應帶你走,嗬嗬……隻怕自己也走不了了,可怪我言而無信?”

嶽湘琴哪會怪他,心中五味雜陳,說不清是什麼情緒,暗道,我是傻子,姐姐卻沒說錯!我遭這大難,自己受了便是,何必連累了你!

她想說什麼,張口欲言,卻隻換來幾聲咳嗽。

那邊,那人沉聲道:“你們既不是夫妻,又不是情人,此番何必?”

嶽湘琴俏臉本是煞白,聽了這話也泛起紅霞。

楊逸道:“我答應她帶她走,便要做到,死了又如何?”

那人道:“你對誰都是這麼好?”

楊逸被這句話嗆住,再說不出話。

是啊,他對誰都這般好麼?幾月前,和平陽同生共死的日子浮上心頭,也曾答應過那個女子,送她回關中。

那次未曾做到,今日似乎也做不到。

嶽湘琴哪知他心思飛到九霄雲外,她心中莫名歡喜。

少女如花,孤立寒雪淒風,等誰來護?

那人道:“你師父算是對我有恩,不該傷你性命。你莫要自找。”

楊逸哈哈一笑,道:“不需費心,你要殺她,連我也殺了就是。”

“他要殺你,先問問我。”

船首處,一聲淡淡笑語傳來。

那人大袍一揮,便將整個船艙削平,顯出船頭那邊的紅衣男子。

不是昆侖分手的水靈風,又是何人?

楊逸喜道:“水帝君。”

水靈風依舊如初模樣,吊兒郎當的語調,道:“小王爺好福氣,別了李家如花似玉的姑娘,又尋了個沉魚落雁的丫頭。”

嶽湘琴皺起眉頭,死死盯著楊逸,分明再問李家姑娘是誰。

楊逸心頭一緊,哪不知嶽湘琴何意?但也沒有解釋,畢竟萍水相逢,卻對水靈風道:“帝君來此,為了調笑我?”

水靈風道:“小王爺的命金貴得很,邪魔外道要取,在下遇到了,看不過去。”

那黑衣人語氣不改,低沉道:“別人不知你是什麼東西,我還不知?竟也敢在我麵前口出狂言麼?”

水靈風卻並不生氣,反倒凝重道:“那你說說我是什麼東西?”

楊逸和嶽湘琴目瞪口呆,不知這兩人說的什麼東西,但這話難聽,竟也有人甘願受了。

那人右手一抬,捏著一張銀色符紙,振振有詞的念著什麼。

水靈風驚道:“茅山道術!”

楊逸心道,這人卻是茅山龍虎道門?怎的用符紙來收魔門帝君,把人當鬼收麼?

那人口中咒不止,手中訣不停,一聲起,四周風聲大起,一把將符紙按落身前,用兩指定在船板上,道:“逆天而行本不易,你不惜命,怪我不得!列。”

符紙無風飄起,化作流光逼向船頭的水靈風,落在他頭頂懸空飛舞。那人右手捏訣,左手又需抓一把,引了一束江水,灑在水靈風四周甲板上,道:“已死之人,偷了性命,還要招惹是非,確實不知好歹。”

水靈風皺眉一喝,一掌擊向頭頂銀符,哢的一聲巨響,腳下甲板寸寸龜裂,整頁扁舟搖搖晃晃,楊逸和嶽湘琴受傷虛弱,被這震蕩的力道迫得倒在甲板上,那虛空飄的銀符竟紋絲不動,宛如鐵壁銅牆。

水靈風肅然道:“九字訣。”又抬頭看了一看那銀符,嗬嗬一笑道:“看來我確實不是什麼好東西!。”

那人道:“我殺人誅妖鎮鬼無數,念你借屍還魂不易,速速退去,否則無論是誰為你改命,我也將你鎮。!”

楊逸聽得暗暗稱奇,這黑衣人莫不是捉鬼的道士?水靈風卻是妖魔?言他借屍還魂,卻又是怎生由來?從何說起?

嶽湘琴倒在楊逸懷中,臉生霞紅,低聲道:“小王爺,你能站起來麼?”

楊逸一愣,旋即發覺懷中人兒尷尬模樣,點點頭扶嶽湘琴坐起。

嶽湘琴深吸了幾口氣,道:“我猜到那人是誰了!他玄門奇術好生厲害,武功又那麼高,除了玉笛魔君該是沒人了。”

楊逸心道是了,能將水靈風困得逃脫不得,本沒幾人,但又奇道:“該是不錯,但他為何為難你?”

嶽湘琴橫他一眼,道:“我說了不知,你還要問。”又把目光投向水靈風,道:“他是妖還是鬼?”

楊逸搖頭道:“我也不知,為何這麼問?”

嶽湘琴道:“茅山龍虎道九字訣能禦鬼役神,但奈何不得凡人,他被困得逃脫不得,怎麼是人?”

楊逸道:“他該不是妖魔吧……他人還是不錯,隻是有些吊兒郎當罷了。”

又覺得奇怪,這絕不超過二十歲的姑娘,怎懂這許多奇聞,識得萬般功法?

嶽湘琴看了他一眼,猜到他心意,道:“書上看的。”

水靈風站在銀符下沉默許久,忽然道:“你困我不住。”說罷閉目握拳,紅衣無風鼓動,瞬間整個人宛如變了一般,再睜眼時,雙眼漆黑竟無眼瞼,頭頂之上的銀符恍惚受了什麼刺激一般,搖搖欲墜,最終化作一抹火心,周圍的一圈水痕也化作一絲青煙。

那人咦了一聲,道:“陰煞之氣這般重,活了多少年?”大袍一揮,七張銀符飛出。

水靈風忙道:“你奈何不了我,我也打不過你,打什麼。”

那人右手一僵,冷道:“好大口氣!”

其後,便是楊逸擔心師兄安危,與嶽湘琴一道回返江都,故事的真正花卷,便是由這兩段有意無意的相識相遇,緩緩拉開帷幕!

亦或著並不是開始,就像後來所謂的結束,似乎也並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