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九國傳說(3 / 3)

徐世績道:“帝帝尊聽我說完。那人殺了數十人後,便住手不動,言道:‘莫說我欺你等,明日 你等盡管邀請幫手,我再來之時,再不給個說法,我便血洗了蜀山。’說罷便搖身而去,門中無人敢攔。比日,他果然又來,門中前輩擺酒相迎,蜀山各觀高人盡出,卻不是與他相鬥,而是道歉。我師父是一觀之主,我便也將這許多事情聽得清楚。原是我們關中兩位師叔在外重傷,被那人妹妹救了,而我兩位師叔不知為何,竟盜得別人家中龍骨八卦圖,已其陣法暗算了他家妹妹,複又揚長而去。他是來討一說法而已,卻也是應該的。”

楊逸奇道:“龍骨八卦圖不是丹峰觀的嗎?”

徐世績搖頭道:“是那人家中的。”

楊逸越聽越奇,且不說龍骨八卦圖來由,便是此人獨戰道城,便該是武功修為蓋世之人,而這件事情竟然不曾有人說起,便更加引人遐想,道:“那人叫什麼名字?”

徐世績答道:“我也不知,但那件事情並非如此了結,我怎也想不到,蜀山這許多高人前輩,竟於酒中下了極厲害的毒藥,凡人粘上一點必然送命,那人卻能得不死,但也是功力大挫,便是這時,蜀山幾十高人前輩群起攻之,布龍骨八卦圖,竟要取他性命。”

平陽驚道:“此人莫不是水帝君?”

徐世績道:“不是。水帝君該是非他敵手,隻因他奮起餘威,還殺了蜀山百人而去。臨走時言:好啊!投毒暗算,恩將仇報,知錯不改,千年傳承爾等學會了些什麼?其後道尊回城,聽聞此事,雷霆大怒,將參與者盡數思過五年,一日不到都不許出山。便是因為此事,我對道門心生疑惑,哪有如此修行?奪人寶物反手傷人,別人前來評理,縱是殺人,也是我等有錯在先,又施毒手加害,修的什麼道?此事一直秘而不宣,是以不見於江湖。”

楊逸心道:“也不知你一段話有幾句真幾句假,此事既然不為人知,便是由得你說。”

平陽皺眉不語,心中對道家這般作為嗤之以鼻。

徐世績看了看二人表情,續道:“從那以後,我便出山遊曆,遍尋此人行蹤,但此人之神秘,天下幾乎無人知曉,我越想知曉越是不能知曉,想著等我做了掌門總能知曉一二才是,便勤學苦練,二十八歲便做了太平道掌門人。後來閱盡藏書,問遍有關之人,終於明白前因後果。”他連連歎了好幾口氣,“原是天師閣中記載骨圖被一楊姓兄妹收藏,門中師叔便已計謀騙了楊家小妹,奪了骨圖,而這骨圖來曆,便是記載在一部藏書之中!此書名為《山河錄》,乃是商周二朝整理而出,記錄著許許多多傳說秘聞,神話仙蹤。”

楊逸聽得直搖頭,徐世績便是要說這《山河錄》一事,又何必扯出這麼個故事來?連他都覺得其中漏洞百出,說來騙誰?

徐世績自是不管楊逸心思,痛心疾首道:“後來我問道尊索要骨圖,想要去尋楊家兄妹相還,道尊卻不給我,一怒之下,我便燒了天師閣,破門而出,遊曆河山萬裏,後遇密公投緣,便相助於他,而風侯雨師神仙傳說,我便是在《山河錄》中看到。”

他一番話說完,都走了老遠的路,直到此時方才說到正題,楊逸生出古怪感覺,直覺風侯雨師一事,也不能盡信。但徐世績起初一番行為委實令他戒心大減,若要騙他,又何必編出這個故事,豈不是作繭自縛。

平陽不知其中許多因果,聽完徐世績所言,憤然道:“蜀山享譽數百年,不料盡是如此,當真是沽名釣譽,玷汙正道聲名。”

徐世績附和道:“小姐所言不差!道門無為,怎還會引得南北時滿朝沉迷藥石?不理國政,奢求長生。”

楊逸暗道糟糕,徐世績和道門隻怕有解不開的深仇,所言盡是千方百計地詆毀道門,平陽深受李淵溺愛,若她厭惡道門,徐世績便可輕輕鬆鬆的除去關中道門根基。

此時無論如何不能讓他再說下去,截口道:“先生還是為我說說雨師陵墓的事情才是。”

徐世績謙然道:“對不住帝尊,在下說岔了道。《山河錄》中曾經記載,上古九國西昆侖,有國名曰西陵,風侯雨師便是西陵之神。”

平陽皺眉道:“西陵國不是螺祖故鄉麼?該是在巴蜀的。”

徐世績道:“神話傳說,不一而論。關於西陵曆史記載已無從考證,但在下遊曆多年,遍訪名山大川,曾到得苗疆一座寨子,本是想查探楊家兄妹來曆,不料竟聽聞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他忽然住口不說,楊逸急道:“先生為何不說?”

徐世績哈哈一笑道:“那座寨子名叫大黑天,帝尊莫要多想,和塞外魔門並無關係。但此寨信奉上古邪神蚩尤,卻也不屬正道,寨中供奉著一處上古遺跡,名曰九黎台,而其中居民生生世世守護著這座祭台,以及他們自古相傳的傳說。”

平陽自是好奇,不知這苗寨中的九黎台和洛陽風候墓塔有何關聯。

楊逸心道:“那守墓人讓我前去苗疆尋琴丫頭,看來徐世績不曾在此事上說謊,但苗疆和洛陽相隔千裏,九黎台和風候墓塔確是有何關係?”

徐世績道:“昆侖西陵,苗疆九黎,南海歸墟,有熊軒轅。。。。。。這便是我在大黑天苗寨聽聞的全部,他們的傳說之中,風候雨師是西陵國的神仙,曾與九黎蚩尤聯盟,爭霸上古九國,但最終被軒轅所敗,而他們族人與世隔絕,這便是他們的史書,他們將那段傳說稱為上古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