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誅心之鏡(2 / 2)

問心訣為何物,罹恨隻知這些。但誅心鏡,他卻知之甚詳,隻因此鏡於三百年前天下之亂,橫空出世!

此鏡一出,便重傷了魔門不世天帝三菁秀,如此威勢,怎不留下傳世之威名。

傳說此鏡乃是上古神人采九幽之冰晶,黃泉之血玉鑄造而成,無論神還是人,隻要立於此鏡之前,便可見其魂魄。不僅如此,此鏡最為厲害之處,乃是它可將黃泉之境,帶入人間現世,將幻夢化成現實。

罹恨方才的離奇經曆,大有可能就是因此。他的敵人並非薛湛,與他動手的也並非薛湛,至始至終,他都是在幻夢中與他自己心中鏡像打鬥。

所以,他麵對的薛湛與他功力不相伯仲,對他來曆畏懼,了如指掌。而誅心鏡將幻夢拉進現實的力量,又令他在幻夢中所受內傷,全部折射到了他的身上。

薛湛並未殺柳如夢,他也絕非是要害柳如夢的人,他的經曆,與罹恨隻怕一般無二。

罹恨額頭冷汗直冒,後背生涼,他怎也想不到,自三百年前道門玉尊隕落之後,世上還有人習問心訣,用誅心鏡。

這比他剛才想到的任何一種可能性,都要來得可怕。

柳如夢被劫一事,已然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的目光從誅心鏡上緩緩移開,落到誅心鏡旁,那裏一個身材魁梧麵相凶惡的中年和尚,亦在看他。

那和尚濃眉大眼,眉間眼裏凶惡之氣濃烈異常,雖身著白色袈裟,卻哪裏有半分得道高僧的模樣,便是站在那裏,都讓人覺得心生退意。

此人便是當今佛門兩相佛陀之一的不滅和尚,他手中握著罹恨的黑金鐵棍,一眼不看誅心鏡,目光至始至終都沒有離開過罹恨的身上,其中意味,有些欣喜,更多的確是疑惑。

不滅和尚威嚴道:“小子,你是何人?怎會我紫薇一脈不傳功法?”

罹恨心下叫遭,這話他是無論如何也接不住的。

若他違背良心,憑一身功法,行那欺瞞之事,或可令世上所有知曉紫薇一脈的人信他。可他卻知,這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瞞得過兩相佛陀的。

隻因兩相佛陀,本就是出自紫薇一脈

!這是一段極為辛秘的事情,當年北周最後一位皇帝宇文闡,實是紫薇帝師淩虛塵座下大弟子,世人隻道當年宇文闡乃是被丞相楊堅脅迫禪位,卻不知其中真相,實是大有文章。

罹恨心道:“師尊曾說,紫薇帝師淩虛塵乃是當年三大神話中最令她敬佩之人,隻因他已一人之謀略,改變了整個天下格局,成就了紫薇宮一門三帝的輝煌傳說,了生禪師,煬帝楊廣,天帝帝瑤本是同門,我這一身功法,又怎麼瞞得過不滅大師這位貨真價實的紫薇門人。”

當年宇文闡禪位於楊堅,實是一場精心布置的棋局,而這個局,以山河為棋盤,已血骨執黑白,奠定了今日之江山。

自晉室南遷,五胡亂華以來,中原三百年戰亂,朝野山河幾經變幻,烽煙從未停息,荒塚處處可見。這個亂世,一直延續到三十年前,仍是無人能夠終結。

北周宇文皇朝不行,南陳亦是不行。

不破不立,紫薇帝師淩虛塵為終結亂世,便收了兩個徒弟,一為北周宇文闡,一為後來的隋煬帝楊廣,北周皇朝外憂內患,政治軍事皆亂,並非終結亂世的最佳選擇,帝師或許在收宇文闡為徒時,便清楚了這一點,所以他讓宇文闡禪位於楊堅,一步步促成了大隋帝國的建立,其後又助楊廣得帝位,一步步將整個天下,變作了十六年前的模樣。

紫薇帝師淩虛塵的目的,不僅僅是要終結亂世,他等了三百年,真正的目的乃是將一個完整的人間交到小弟子楊逸的手中,而這位小弟子楊逸,便是後來的天帝帝瑤。

紫薇門徒所作所為,皆是為此。帝師淩虛塵是,了生禪師和煬帝楊廣亦是。

其中細節,世人不知,罹恨亦隻從師尊口中聽過些許,知之不詳。但他知十三年前,宇文闡假死禪位後,帶著唯一的兒子遁入佛門,成為慈悲普渡的了生禪師,其子便是不滅和尚。

因此,以不滅和尚對十三年前的往事和紫薇宮辛秘的了解,罹恨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蒙混過關的。

不滅和尚見罹恨不答,眉頭大皺,立時怒容滿麵,喝道:“和尚再問你是何人,竟會我紫薇功法?答是不答?”

他聲中帶勁,四周燈火齊顫。

煞如來法相,再一次凝聚於樓船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