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豪對修道情況一無所知,隻能就事論事:“既然存在這種情況,隻能說明元嬰也是物質性的,也是可以看到可以聽到的客觀存在。以後科學技術的發展,必然也會揭開這一神奇現象的麵紗。”
停了一會,他感慨道:“看來世人,對你們的理解很不夠,你們對世界的思想演變也很不足啊。其實,象你們這樣能力超級的人,完全可以改變世界的看法,影響甚至引導整個世界的發展。可惜,你們卻隱居避世,空有一身本領,卻沒有做出相應的成就。”
玉真子赦然道:“家豪說得極是!唉,聽家豪所說,老祖當年避世,實際上卻是為了最後喚起人們的重視,並非是真正地棄世而去。他老人家在人間做了教育君王百姓工作長達百年,離去時還留下治世方略,而我等卻隻是隱居山林,不聞人間疾苦,當真是自私自利之輩!”
王家豪道:“話也不能這麼說。你們隻是因為對老祖當年行為的認識不深入,單純地模仿他隱居荒漠的做法,所以,並不是有心而為,算不上自私自利。”
“唉!”玉真子長歎一聲,道:“家豪,你不知道,我們這樣做,實際上也是迫不得己,沒辦法的事情。隻因修道之路,艱辛異常,需要耗費許多精力時間。很多人,既使把一生除了吃喝拉撒睡的時間,全都用在了修煉上,卻仍然無法在壽元耗盡之前達到元嬰境界。有道是‘百年苦修行,到頭一場空’。如果卷入世俗雜事,耗去大量的時間精力,將更加沒有機會去達到元嬰境界。所以,我們隱居避世,也是無奈之舉。”
“哦,看來,修行的確非常艱難,我錯怪你們了。”王家豪有些理解玉真子之類的修真者,為何斷絕塵緣,遠避山林了,不禁對昨日指責他們修道不理世事,不合自然之道的言論有些抱歉。
玉真子笑道:“你並沒有錯怪我們,其實,我們修真者在修煉到元嬰境界後,壽元幾乎無限,完全可以行走世間,去做些有益之事。大概是修道之人已經習慣於遠離塵世了,所以,幾乎沒有人入世。”
兩人沉默了一會,王家豪道:“玉真道長,此次來訪,我有事相求於你。”
玉真子愕然,隨即拍了拍自己腦門:“貧道糊塗!昨日一心談論道經,卻忘了詢問你來此的目的!有罪有罪,還請見諒。不知是什麼事情?”
王家豪當即把自己情況述說了一番。
玉真子聽罷,搖頭感歎道:“家豪,沒想到你家世如此坎坷,你可要看開些。測算親生父母所在,我是辦不到的,甚至,我根本沒有修習過測算之術!不是自誇,貧道在修道界,也算是法力高深的前幾十名,也曾出山雲遊廣交道友,卻從未見過同道中人有修習此術的。”
停了會,他接著說:“我們修道之人對於風水命理並不看重,因為我等俱是如你所說逆天而行,正是要打破俗世的命運安排,擺脫生命的桎梏,達到無限的自由。而且這個過程太艱難,我們沒有時間精力去顧及其他不重要的技法。”
王家豪心裏雖然有思想準備,可是真正麵臨失望的答案時,仍然感到無比沮喪。莫非,這一輩子都無法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了麼?玉真子已是當世修道高人,他都束手無策,其他人想必也是無望。
回到房中,王家豪無力地躺在床上,心裏沒有主張,失落萬分。
又過了一天,玉真子來到王家豪房中,見到王家豪正收拾行李,忙道:“家豪,你要走了?”
王家豪點頭道:“在觀中已經待了幾日,沒有什麼事了。看來,無法找到我的親生父母,我也不準備再去找其他的修道者了,隻能回龍城好好的生活了。”
玉真子搖頭道:“不急不急,你我相見如故,不妨多在觀中待些時日。對於現代的思想,貧道還有很多需要請教你的地方。你就留下,算幫幫貧道吧。”
王家豪見他眼中滿是誠懇,點頭應道:“好吧。”本是前來求助,不想卻變成了助人,世事變幻真是無常啊。
玉真子聞言十分高興,興奮了片刻,道:“昨日,我去到落虹山青衣觀,借來《測算三篇》參研,發覺其中說到父母與自己之間,有血脈感應,氣運相交。”
王家豪聞言精神為之一振,沒想到玉真子為了自己之事,竟然飛去了川中青衣觀,借來典藉研究可能之法,心裏大為感激,忙道:“正是正是,前日聽清明道長和他徒弟錢仁華所說也是如此。不知玉真道長可找到辦法?”
玉真子道:“血脈氣運之所以可以相交感應,是因為子女身體來自於父母,同源同根。雖然旁人無法從中測得父母所在,但是,子女自身卻可能激發出強烈的感應。也就是說,子女如果感應強烈的話,或許是可以找到父母的。”
王家豪急切地問道:“如何才能讓我激發出強烈的感應呢?”
玉真子笑了笑,道:“要激發出強烈的感應,就必須努力地加強身體的能力。最好的加強方法,也許就是修道!就是如我這般修道!”
王家豪大吃一驚:“修道?!”
玉真子點頭道:“是的,修道!修道之人,感應十分強烈。比如,常有修道之人順利度劫後,本可以很快飛升仙界,卻會感應出在塵世中還有緣份未盡,或者是與某人有師徒之緣,或者與某門派有護衛度厄之緣,甚至與某法器有主仆之緣。或許,如果有一天,你修到如此境界,就會感應到你的父母!”
王家豪十分激動:“真的嗎?真的可以嗎?既然有機會,我一定要爭取,一定會修煉到可以找到父母的境界!”
待稍稍平複了心情,他想到了一個問題,道:“哎呀,如果要修到那個境界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父母可能都已經不在了!”
玉真子點點頭,沉吟道:“他們雖然不在了,但是你還是可以感應到其他的親人啊,比如你的兄弟姐妹以及他們的子孫,至少可以知道你的親生父母是誰。”
王家豪心裏想到,是啊,也許不能親口聽父母說出為何拋棄自己的原因,但是至少還可以知道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的根源,隻此一點,便足以讓自己去努力!
玉真子仿佛看出了王家豪的想法,笑道:“家豪,若不嫌棄,你便在本觀修行,貧道代師父傳你本門常春派的修道功法,今後,你就是貧道的師弟,你看如何?”眼裏滿是熱切的期盼。
王家豪大喜,起身作揖道:“家豪見過師兄!承蒙師兄抬愛,小弟一定好好修行!”
玉真子情喜之下抓住了王家豪的手,哈哈大笑道:“本門能得到你這樣的弟子,貧道有了你這位師弟,是本門的一大幸事!相信,我們常春派一定會在你的手裏發揚光大!”他十分喜愛王家豪,年紀輕輕便有深廣的知識,尤其是對道經有獨特的見解,正是最適合修道之人!
王家豪也緊緊抓住了玉真子的手,笑道:“我現在對修道還一無所知,以後,少不得常常請教師兄,師兄可不要嫌我煩人啊。”
“不煩不煩,與師弟你研經論道,師兄獲益良多。”玉真子拽著王家豪去往客廳,急切道:“來,來,我這就與你說說修道是怎麼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