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後記(2 / 2)

當羯族逃亡的貴族搬來鮮卑的援軍重新奪取鄴城後,鮮卑大軍在鄴城燒殺掠奪,奸淫擄掠,並把女人充當軍糧,隻一個冬天,便把這五萬美貌的女人們殺了個幹淨。

冉閔建立的冉魏被鮮卑人滅亡後,又不斷建立由少數民族主導的國度,總計有十六個之多(當然也有少數漢人建立的政權),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卻誰都沒有在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底層人民。

到後趙滅亡時,中原的漢民隻剩下一百萬人左右。

公元439年,鮮卑的北魏統一北方,結束了十六國之亂,暫時平息了紛爭,成為北朝的開端,與南朝劃江而恃,隻可惜仍未製止戰亂。

這裏不得不提及北魏的胡太後與孝文帝。胡太後本是漢人,從小感受到的是漢文化的習俗。孝文帝五歲登基,實際上由胡太後掌握實權。在孝文帝親政前,胡太後重用漢族官員,並按照自己的理想培育這位小皇帝,讓孝文帝從小就接受淵博深邃的漢族文化。並且在胡太後手握實權時期,實行內部改革,按照漢人王朝的文化禮儀製度治理國家。胡太後死後,孝文帝開始掌握實權,他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把都城由平成遷往洛陽,實行全盤漢化,這無疑讓鮮卑的北魏與漢民更加融合。

在經曆的北魏,東魏,北齊,西魏,北周中,也曾出現兄弟相殘,子奪父位的大戲。權利的誘惑不斷迷惑人們的心誌,極度的貪婪使他們喪失了人的本性。

這些人可能沒有明白一個道理:適度的欲望能促使人進步,極度的貪婪讓人瘋狂而毀滅。

但曆史終究是在不斷前進,終於由隋朝於公元589年統一全國。

如果從公元304年劉淵和李雄稱王開始算起,至此已經度過了近三百年時間,這不得不算是人類莫大的悲哀。

飽受磨難的各族人民,不管是統治者,還是黎民百姓,一定都會反思這段讓人心悸的血淚史,它幾乎讓這片大地上人類的文明退回到蠻荒時代。

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佛教與道教開始在中原蓬勃發展。

如果說在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各家的學說是中華文明絢麗的瑰寶,可這些深奧的哲學道理以及治國理念,注定隻能在上層權貴及士族中傳播,並不能在普通民眾中普及。

佛教及道教正好迎合了當時勞苦大眾的心理,它被僧人及道士在普通民眾中廣為傳播。

道教修身,佛教修心,它讓人們相信因果循環,善惡有報,勸導各族人民放下仇恨,和睦相處。

生活在這片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在戰亂中相互融合,在血與火之中學會互相尊重,終於在隋朝統一江山後不久,開啟了令人矚目的大唐盛世。

此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以上的曆史資料均來自網絡,本人不保證嚴謹性,不能引來作為史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