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我是你生命中的過客(1 / 2)

九月不落葉,秋高氣爽都成了奢望。

有些傷感,棄城的荒途中聽不到你的歌唱。

你曾經年少的回眸,在他的心裏閃爍著光芒。

你裝飾了誰的夢,而我又成了誰的過客?

詩人卞之琳有一首詩叫《斷章》,是我從小學開始就背得很熟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高中時期的學生,由於太急於在高考之路上占據有利位置,從而忽視了身邊的風景。他們不舍得浪費多一秒的時間在路上。

然而在匆匆行進的腳步聲中,誰又做了誰的過客呢?

我曾經漫無目的地徜徉在校園的小路裏,仔細看腳下的每一顆石子;我曾在漫長的冬夜裏祈禱,明天的日出會早一點到來;我曾經在溫熱的夏夜仰望星空,對著滿天星訴說著自己的理想。彷徨,沉思,幻想,十年後,甚至二十年之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我是否會窮困潦倒終了一生,抑或是功成名就皆大歡喜?凡事自有定數,倘若強求也是不可得到的。

中學時代唯一的一個習慣就是記日記。這是上了初中之後,一開始是語文老師硬性要求的大家每天都要寫一篇日記。多數同學記日記,不過就是當天發生了什麼事情,自己一天的行程和心情,實際上日記本應該如此。不過,我是我,現實告訴我不必和別人一樣,我記的日記,可能是對某件事的看法,可能就是一篇很單純的文章,而對當天的事情隻是捎帶提一下。這就是我一直以來記日記的習慣。也是唯一堅持到高中畢業的習慣。不過到了高中的時候,日記本更是像我用來練手的本子,因為每次有新的靈感或者偶爾想到寫什麼內容都會寫進去,這為我以後的寫文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我習慣把身邊的各種人各種事統統都寫到日記裏麵,把一些本來不相關的事情和人結合起來,要麼就編一個小故事。不見得有多麼生動,隻是求自己心裏的一份寧靜,隻要自己讀來能夠緩解心結,這就足夠了。所謂日記,記錄的是回憶,記錄的是心情,本來就不是給外人看的,隻是隨著年月的流逝,有些記憶肯能要通過日記來找回。

我曾經很喜歡寫詩。冰心先生對中學時代的我來說就是偶像級別的人物,當然現在也是。其實從小學開始我就接觸冰心的詩集《繁星春水》,也是從這部詩集中認識並且了解到了冰心。她的詩歌給我的印象就是優美,無論表達什麼感情都會用一些很是經得起推敲的句子。絲毫不讓當代任何一位詩人。而冰心先生本身也不僅僅是詩人,她為中國文壇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當然,我們所能接觸到的也就是她的作品。其實不管是誰的作品,對我們這一批人來說影響還是很大的。毫不誇張地說,至少我受到的影響足夠改變我以後的行事方式和處事原則,而我的內心則得到了更好的修煉。

也許是受到各種文學作品的影響吧,慢慢地我也開始嚐試自己寫一些小的詩歌,可能剛剛開始嚐試,不太押韻,而且有的語句很是牽強。不過,我畢竟不是專業寫詩歌的,能寫出來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極大的鼓勵了。至少我已經在這方麵做過些許的嚐試,即使是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寫這種題材,多少在寫作方麵也會積累到寶貴的經驗。

小學的時候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我的同桌了。之前我也不止一次提到過我的同桌。小學生時期,是不可能會發生某某男生對某某女生說“我喜歡你”之類的話的,如果說了,大家會覺得你很奇怪,當然少不了的就是有人會打小報告。小學時代就是無論學生們做了什麼,不管隱藏得再好,最終還是逃不過班主任的法眼,而所謂的神通廣大不過是有人打小報告。所以,小學時代差不多都是安分守己的好學生。那個時候,我的同桌差不多就是我崇拜的對象:學習好,人長得漂亮,而且還多才多藝。如果放到現在,一定會是眾多男生傾慕的對象,隻不過那個時候的我太過於年幼,對於感情的事完全沒有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