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十八年,七代回王去世,其長子伯錫爾繼位,是為八代回王。此時當年發動叛亂的大和卓的孫子張格爾已經長大成人,此人野心勃勃,妄圖完成祖父遺願,統一新疆。
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張格爾在南疆聚集上萬叛軍,占領南疆,張格爾自稱蘇丹。當時清廷從盛京調集精銳八旗三萬人,開赴新疆征討叛亂,八代回王伯錫爾又和其先祖一樣,組織人馬、物資、情報給清廷以大力支援。
在張格爾叛亂徹底平定之後,道光帝晉升伯錫爾為郡王。所以說,嚴格來講,伯錫爾這一代才是真正的哈密回王。
不過,伯錫爾這個王爺當的也不那麼舒心。他雖然名為王爺,可是畢竟地盤太小,而且都是貧瘠之地,所以伯錫爾做事都是謹小慎微的,生怕得罪任何一個朝廷的實權派。
伯錫爾家族在哈密那就是絕對的土皇帝,所以也就免不得有一些什麼欺壓百姓的事情發生。道光年間,林則徐因為引發了鴉片戰爭,所以被道光帝免職,發配到伊犁。林則徐到哈密之後,當地百姓紛紛的找這位大人來告狀。
按理說,林則徐不過就是一個被革職發配的罪臣罷了,自身都難保,伯錫爾根本不必怕他。但是伯錫爾膽子還是太小了,聽到有人告狀,立刻就向朝廷寫奏折檢討自己的錯誤,並且將自己家的上萬畝耕田捐了出來。
哈密回王家族那是有大功的家族,而且政治地位重要,是朝廷統治新疆的最關鍵的棋子。朝廷絕不會因為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找伯錫爾麻煩的,所以接到伯錫爾的檢討奏折之後,道光都有些哭笑不得。
為了安撫伯錫爾,不讓他太過擔心,所以朝廷又賜予伯錫爾“禁宮騎馬”的待遇。這件所謂的民告官案,也就不了了之了。
伯錫爾連林則徐這種失勢被發配的罪臣都害怕,那他對李明峰這種正當權的人物有些敬畏之心也就可以理解了。所以當李明峰要吃飯的時候,伯錫爾這個堂堂郡王,竟然親自去安排。
過了一陣子之後,一切準備停當了。伯錫爾讓人將準備好的吃食抬了上來。老李一瞧,原來是整隻的烤全羊。李明峰也不客氣,拔起插在羊身上的銀質小刀就開始自己動手吃了起來。伯錫爾一邊吃,一邊和李明峰講述他的遭遇。
原來李明峰抵達嘉峪關之後,伯錫爾感覺到異常的振奮。畢竟這種事他們家族做了很多次了,在這兩百年中,新疆叛亂十幾次,每次都是朝廷派兵討伐,然後他們家族給予朝廷軍隊支援,然後朝廷平定叛亂,最終他們家族獲得加封和晉升。
伯錫爾本以為這次也沒什麼問題,還是老樣子。但是他沒料到阿古柏竟然來的這麼快,而且軍隊還這麼多,戰鬥力這麼強。沒等他反應過來呢,哈密城竟然就丟失了,他也成了阿古柏的階下之囚。
不過伯錫爾畢竟是哈密的回王,他的家族統治了哈密方圓五百裏長達近三百年的時間,其政治威望在當地達到了恐怖的級別。阿古柏隻想收服伯錫爾,而不想殺了他。
畢竟按照阿古柏的規劃,哈密也是他的汗國版圖的一部分。殺了伯錫爾,一定會引起哈密的動亂,而招降了伯錫爾,在哈密的統治將會容易很多。但是阿古柏軟的、硬的都用了,伯錫爾卻堅持不降。
在阿古柏看來,伯錫爾也是穆斯林,伯錫爾一定會傾向於同是穆斯林的他,而不是滿清政府。伯錫爾之所以在被俘之後堅持不降,不外乎就是因為在伯錫爾看來,清朝會取得最終的勝利罷了。
所以阿古柏把伯錫爾一家給關押了起來,阿古柏認為隻要自己擊敗了清軍,讓伯錫爾看到穆斯林兄弟的強悍力量,伯錫爾一定會迷途知返,真心來降的。
不過世事難料,阿古柏卻被李明峰給趕出了哈密。但是阿古柏認為這次隻是戰略撤退,將來一定會卷土重來,將來還要依靠回王家族來統治哈密,所以就沒有殺被關押著的伯錫爾。
阿古柏撤出哈密之後,城內回王家族的支持者立刻將伯錫爾一家放了出來。隨後伯錫爾就立刻召集了忠於自己的回民上千人,出城迎接清軍,這就有了剛開始的那一幕。
李明峰聽了伯錫爾的敘述之後道:“王爺吃苦了,這才在下一定會上奏朝廷,為王爺請功。”
這個老回王連連搖頭道:“不敢,不敢。若沒有太師大人的雄兵,老朽還被阿古柏那狗賊關押著呢,要說功勞,應當全是太師大人的。”
李明峰笑了笑,沒有在這個話題上糾纏,轉而問道:“王爺,吐魯番和迪化城內回回們到底是站在朝廷一邊還是站在阿古柏的一邊,您幫著分析分析,我遠道而來,不知具體情況,就有勞王爺了。”
老回王操著純正的漢語道:“分內之事,分內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