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開火!”李明峰看到旗幟之後立刻下令道。
這個旗幟當然不是海盜的旗幟,老李知道,這個是“白骨家族”的意思。在新疆的穆斯林之中,分為和卓、白骨和黑骨三種人,實際上也就是神族、貴族和平民的意思。
和卓就是“聖裔”在新疆的本土稱呼,是默罕默德的後裔,算是神族。白骨家族類似於黃金家族,代表尊貴;地位僅次於和卓,再往下就是黑骨,也就是老百姓了。
阿古柏等人是從浩罕國來的,沒有這個傳統,而哈密方圓數百裏,能使用白骨旗的,隻能是哈密回王家族。
這個家族的名氣很大,在出征的時候,李明峰收集到很多相關資料。哈密回王是絕對忠於朝廷的地方勢力,在老李出征初期,曾經想要依靠他們家來滲透入新疆。不過在老李出兵之前,哈密就丟失了,老李以為哈密回王家族早就被阿古柏滅族了,沒想到他們竟然還在。
衝出來的一千多回民看到清軍露出敵意,連忙止住了前進步伐。有幾個人一邊連連擺手,一邊緩緩的走了過來。看到這種情況,老李也知道對方沒有惡意了。
片刻之後,數個年輕的回民簇擁著一個六七十歲的老回民走到李明峰的中軍帳下。這個老回民穿著雖然整潔華貴,但是滿臉煙塵之色,頭發也是淩亂。
“你是何人?”李明峰端坐在中軍大帳問道。
這個年老的回子連忙從懷中取出一個大印遞給常勝軍的親兵,然後親兵又轉交給了李明峰。
看到老李接過印信之後,這個年老的回民才說道:“太師大人,老朽是哈密郡王伯錫爾!”
這個回王漢語說的竟然字正腔圓,看來也是經常去內地或者京城的,否則不會這麼流利。
李明峰查看了印信,發覺無誤,連忙從太師椅上站了起來,抱拳道:“原來是王爺駕到,在下失禮了。”
伯錫爾有些局促的忙擺手道:“不敢,不敢,在太師大人麵前,老朽豈敢造次。”
李明峰早就知道這個伯錫爾是個膽子小,敬畏天朝的人,所以對他這番表現也沒什麼驚訝的。李明峰又和伯錫爾客氣幾句之後,就看到包圍圈內的回回騎兵們全部被殺光了。
看到常勝軍在打掃戰場,伯錫爾讚歎道:“太師大人果然軍力強盛,這些亂賊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朝廷之威嚴,大清之龐大,又豈是這些小小螻蟻們可以妄自揣度的?天朝一怒,阿古柏匪幫隻有覆滅一個結果!”
從語調和神情上看,伯錫爾絕非拍馬屁,他這些話都是由衷之言。
這個伯錫爾有些崇清思想,他去過幾次北京,看到了那座有百萬人口的龐大城池。大清皇帝的紫禁城、頤和園、圓明園之壯麗、秀美、精巧深深的征服了他。讓他知道了中土文化之璀璨。
在伯錫爾年輕的時候,道光爺曾經帶他狩獵過。那是一年的秋季,道光爺在承德避暑山莊避暑。狩獵的時候,五萬滿洲八旗兵,五萬蒙古八旗兵,五萬漢軍八旗兵和十五萬綠營兵護衛在旁。
這次參加狩獵的不但有新疆的回王,還有西藏的達賴、班禪,蒙古各部王公大汗,也有安南、朝鮮、琉球等國的使者。所以這次狩獵活動,被道光帝當成了一次炫耀國力的時機,幾乎調集了北方數省全部的兵力。
三十萬精銳兵力,在蒙古草原上縱橫馳騁,那場麵給伯錫爾帶來的隻有震撼。要知道,他的家族憑借兩千回兵就能稱雄北疆了,而整個新疆最大的勢力一般也就是幾千人馬。在他年幼沒有離開過新疆的時候,伯錫爾本以為他家的兩千人馬就是天下最強悍的軍隊之一了。
但是他這一次就看到數十萬大軍!而且這麼多人馬竟然隻是陪伴君王打獵的!那大清的真實力量到底有多強大呢?一百萬軍隊還是兩百萬,三百萬甚至更多?想想這些數字,就讓伯錫爾頭皮發麻,越發的感覺到自己家族的渺小了。
伯錫爾從哈密到北京,一次要走兩三個月,路上經過蘭州、西安、太原等大城。每一座省會級別的城池,都相當於哈密的十倍以上。而從大清輿圖上看,伯錫爾所經過的地方,還不到大清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見大清疆域之大。
這些種種見聞和經曆,讓伯錫爾對清朝產生了盲目崇拜,也導致了他對清朝的忠心,所以在阿古柏侵入哈密的時候,他是唯一一個堅持不降的地方實權派。
此戰阿古柏留下斷後的精銳騎兵全軍覆沒,常勝軍也因此戰死一千多人,受傷兩千多人,劉銘傳也背部中槍,正處於搶救之中,生死不知。常勝軍到底是占了便宜還是吃了虧,倒也真不好說。
李明峰命令宋慶帶人收拾戰場,並且將營寨拆掉,移駐哈密。伯錫爾親自在前麵引路,帶領李明峰進城休息。
“好家夥,王爺的府邸倒也夠輝煌的了。”李明峰站在伯錫爾的家門口感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