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峰兩年沒見慈安太後了,本想仔細瞧瞧,但是奈何距離比較遠,而且中間還有黃簾子隔著,也看不仔細。
雖然看不清麵容,但是老李卻能發覺,慈安的目光也總往自己這邊瞄。慈禧太後前幾日老李也見到了,沒啥大變化,就是威儀更勝往昔罷了。而同治皇帝,也稍微長高了一些,逐漸出落的有點少年天子的模樣了。
隨後就是慈禧太後囉囉嗦嗦的講了一通廢話,再然後就是奕澴代表朝廷感謝了眾臣一番,最後眾人就開始入席吃飯了。
剛剛開始宴席,恭親王奕就離開了自己的座位,跪倒大殿之上,高聲道:“啟稟聖上,奴才有本啟奏!”
奕雖然最近屢屢遭到打壓,但是他的政治影響力仍在。他畢竟是先皇的親弟弟,而且朝中大員賈楨、寶鋆之流也都是“恭王黨”,恭親王的權勢沒人敢小瞧。
現在無論是京內的,還是京外的,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官,都聚集在這裏,奕選擇這個時候上奏折,肯定是有大事要說。
李明峰暗自猜測,奕將要彙報的這件大事一定會得到大多數群臣支持,而卻未必會得到兩宮太後支持,否則奕不會選擇這種方式上奏折。
慈禧極為鎮定的問道:“哦,什麼事?”
奕四平八穩的說道:“如今長毛撚子皆以平定,大清社稷暫時得到穩固。但是奴才還請皇上、太後謹慎,要知道,四年前,洋鬼子可曾殺入京師啊!到現在圓明園還沒有完全修複,這等恥辱實乃大清立國以來絕無僅有的!”
慈禧有些不耐的說道:“你想說什麼就直說吧!”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事情,確實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也算是先帝鹹豐爺政治履曆上的一個大大的汙點,所以慈禧不想提這件事情。
奕也頗為識趣的道:“過去的事情就讓他過去吧,咱們不再提了,但是現在洋人和咱們通商貿易了,將來免不得會產生一些矛盾、摩擦。如果未來華洋之間再產生矛盾,那該如何是好?難道咱們還要在陸地上和洋人戰鬥嗎?
要知道,即便當年的僧王鐵騎都不是洋人的對手,那還有什麼軍隊在陸地上能打的過洋人?依靠十萬新軍嗎?這支軍隊至今都沒有上過戰場,豈能指望他們守衛京師?”
奕這句話問出來之後,太和殿上數百大臣麵色都是一變。這個事情大家都想過,如果洋人再度來犯,那該如何?可是眾人心中都沒有答案,當然,也沒人敢在慈禧太後的麵前提出這個問題。當今朝廷,恐怕也隻有奕敢這麼揭大清朝廷的短了。
不理會眾人巨變的臉色,奕繼續說道:“奴才建議,趁現在華洋關係還算和睦的時候,到洋人之國購買他們的軍艦,組建咱們自己的水師。等到洋人再度來犯的時候,咱們可以禦敵於海上,讓其登不了岸。海疆一旦穩固,則大清基業也可穩固!”
倭仁那老頭就是個堅定的頑固派,他聽了這話,率先跳了出來,反駁道:“水師?咱大清也有水師,福建水師,安徽水師,長江水師,哪個不是精兵?這些健兒可在剿滅長毛的戰鬥中屢立奇功,王爺要想禦敵於海疆,隻需用這些水師便可,何必新建水師?”
奕也不發怒,依舊穩穩當當的解釋道:“福建水師、安徽水師和長江水師都是適合近海和內河的水師,而且都是木製的,要靠人力劃動,火炮射程既近精度度又低,根本和洋人水師不可同日而語。”
倭仁聽了奕的話,麵帶嘲笑,諷道:“什麼叫福建水師的船隻都是木製的,還要靠人力劃動?難道洋人的軍艦是鐵做的嗎?難道洋人的軍艦不用人劃動漿就能行駛嗎?”
倭仁從沒接觸過洋務,他也從來不想接觸洋務,所以他至今都不知道洋人的軍艦到底是什麼模樣,也不知道洋人的軍隊到底有多厲害。
奕笑著說道:“倭中堂果然見多識廣,竟然也知道洋人的軍艦是鐵製的,也知道洋人的軍艦無需人力就可行駛。”
“什……什麼?”聽了這話,倭仁目瞪口呆,楞了半響才支支唔唔的道:“洋人的軍艦是…是…鐵做的?恭親王你是在開玩笑吧?”
曾國藩也站了起來,笑著說道:“倭中堂,人不學則鄙啊,洋人軍艦乃是鋼鐵所做,無需人力便可日行千裏,民間呼之為‘鐵甲艦’。這等軍艦隻需一艘,便可對陣整個福建水師。”
倭仁多次上奏折要求削減湘軍,甚至要求將曾國藩誆至北京,然後加以囚禁。這些事雖然都是倭仁私底下奏報的,不過曾國藩在北京官場和內宮都有自己的情報來源,這些事情最終還是落進了他的耳中。
此時可算有了報複的機會,曾國藩可不會放過。看到倭仁出醜,他心中也十分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