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廝殺(1 / 2)

三河鎮,湘軍。

“大人,長毛勢盛,不如我等退守桐城,依桐城之堅,也可抵擋長毛,助都將軍攻安慶。”在湘軍內部,許多將領都已經意識到此戰勝率很小。

李續賓今年四十歲,正是如日中天的年紀。自從參軍,李續賓攻克四十餘座城池,大小六百餘次戰鬥,從無敗績。所以他雖然悍勇,卻也頑固自大,目中無人。

聽到部將勸他退守,李續賓怒道:“我自用兵以來,隻知向前,不知退後。就使戰死,也是我輩帶兵的本分。明日定要破他堅壘,除死方休!”

眾將見他如此說,也不敢再進言。

“明日便攻克三河,然後再取廬州,到時候都將軍克了安慶,我與他互為犄角,相互增援。等曾公大軍入了皖,則安徽可定。”李續賓自從帶兵以來,一直當先鋒,他的作戰準則就是‘有進無退’!

“長毛懼我威名,是以大軍雖到,卻遲遲不敢向前。我等當利用此時之機,先攻金牛鎮長毛。此處乃四眼狗盤踞,大概三萬餘賊。明日趁著天黑,我等兵分三路,殺將上去,先破了四眼狗。” 李續賓雖然狂傲,卻不失為一個優秀的指揮官,麵對二十倍於己的敵人,他不但沒有退縮,反倒想主動攻擊,並且製定了相對來說正確的進攻方略。

“李秀成離此處有三十餘裏,兩個時辰內趕不到此處,等滅了金牛鎮長毛,李秀成這狗頭必怕,肯定要撤回廬州固守。我等便順勢掩殺,長毛初敗,軍陣必亂,廬州也是守不住,我軍便一鼓作氣,平定安徽,將長毛壓回江寧。”李續賓朗聲說到。

眾將聽了如此安排,也覺得此戰尚有勝算,心中也自歡喜,同聲答道:“謹遵軍令!”

金牛鎮,太平軍。

陳玉成坐於大帳中央,兩廂立著幾十員戰將。這陳玉成眼下有雙疤,所以李續賓才呼其‘四眼狗’。

“李續賓悍勇,諸將懼怕倒也在常理之中。不過,前幾日忠王與侍王已經率十萬大軍來援,我軍已是清妖二十倍,還有何懼?”陳玉成問到。

太平軍諸將都被這話羞的臉麵發紅,但也沒人敢主動請戰,畢竟李續賓這廝不要命是出了名的,沒人有膽量和他對陣。

陳玉成歎了口氣,說到:“此戰拖不得,萬一湘軍主力從江西回援,我軍優勢便蕩然無存。既然無人主動請戰,那明日晚,就由本王親自督軍。”

眾將聽到陳玉成親自上陣,都鬆了口氣。陳玉成又派士兵去白石山李秀成處通知起兵時辰,約定一起進攻李續賓。

1858年(鹹豐八年)11月15日晚,李續賓孤注一擲,將手下十一個營中的七個全部派出,兵分三路,趁著夜色偷襲金牛鎮。

不幸的是,陳玉成也是打的這個主意。11月15日晚,陳玉成趁著夜色,起兵偷襲三河鎮。

11月16日淩晨,在三河鎮與金牛鎮之間的樊家渡王家祠堂附近,兩夥偷襲的部隊相遇了。

雖然說狹路相逢勇者勝,但那是在人數相等的情況下。此時湘軍不足四千人,太平軍多達三萬人,兩者一遇,勝負自不待言。

見到此情此景,陳玉成大喜,萬沒想到湘軍竟然主動攻擊,陳玉成立刻下令,不可攻擊過猛,要給湘軍留點餘地。陳玉成自己則率領其餘兩萬人馬,準備繞路截斷湘軍退路,徹底殲滅來襲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