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地方,果然不出所料,普魯士人同意幫忙,不過埃洛斯提出,普魯士商船雖然不小,卻無法運如此多的士兵和馬匹。李明峰回頭一看,確實是多了一點,隻好命令士兵下馬。
普魯士船上已裝滿了軍火,所以在李明峰的遊說下,埃洛斯同意卸一部分貨。李明峰下令,讓蔡宜群,陳星翰各從本隊挑選出不善戰者一百人,由吳書廷率領,牽馬回營。
從普魯士船上卸下火槍兩萬條,子彈四百萬發,都讓軍馬駝了。李明峰吩咐吳書廷,先將武器放回庫裏,萬一以後拿不出錢,李明峰打算強占了這些軍火,反正普魯士也不能萬裏迢迢的來找他算賬。
吳書廷帶領人馬回去之後,李明峰就下令上船。兵貴神速,埃洛斯一聲令下,三十艘普魯士船開足馬力,溯江而上。
離開長江口範圍,普魯士船亮出本國旗號,李明峰命令所有華人都進船艙,甲板上站的全是洋人。
打著洋人旗號,一路上無論是清軍還是太平軍,都不敢阻攔,經鎮江,過天京,越蕪湖,兩日之後,普魯士船行到了被重重包圍的安慶城池下。
李明峰忽然有個念頭,心道,若是讓普魯士人開炮攻城,十有八九安慶是抵擋不住,攻陷安慶,這可是個大功勞。
隨即,李明峰又打掉了這個念頭,安慶若陷,攻破天京就是旦夕間的事情,天平天國一滅,李明峰哪裏還有好處可撈?
而且,就是攻破了安慶,李續賓如果被陳玉成和李秀成圍殺,待到幾日後,太平軍十餘萬大軍攻來,安慶恐怕也是守不住。要占安慶,必須先把附近的城池全部攻占才行,否則孤城守不得。
打定注意,李明峰就命令在安慶西南登陸,讓普魯士人在此等候,李明峰率八百洋軍八百華軍直奔安慶。
話說,李明峰名義上是來救援李續賓,實際上卻是來此揀便宜的。李明峰想倚仗西方先進武器,在此一戰中打出名氣,以此來獲取清廷的重視。至於李續賓,能救的話,就順手救下,不能的話,嘿嘿,李明峰也從沒有幹過將自己送入死地的蠢事。
李明峰不蠢,他手下就一千多條槍,即使算上火器犀利,最多也就能頂五千人用,可麵對的卻是百倍於己的太平軍,要是死磕硬碰,那好不容易攢下來的家底恐怕立刻就要煙消雲散。
所以李明峰率軍在安慶登陸,荊州將軍都興阿正在此處圍攻,太平軍主力距此有三百裏路程,所以目前來說,這也算是後方,比較安全。李明峰到此處想先觀望一陣,看看具體情形再定行止。
11月9日,李明峰率眾在安慶登陸,於此同時李續賓部攻克三河鎮外圍,都興阿部也攻克了集賢關,大軍開始攻打安慶北門。
洋槍隊整裝完畢,帶好各自武器彈藥和三天內吃的糧食,李明峰下令打起旗號,表明身份,大軍向安慶進發。
在洋槍隊剛剛登陸的時候,都興阿就已經得到了消息,聽到是華洋混雜的軍隊,都興阿也不清楚能是哪方麵的隊伍。直到接到彙報,說是打起兩江總督的旗號,都興阿的心才放下一半。
既然可能是友軍,都興阿就率眾將出迎。
李明峰遙遙望見清軍大營戒備森嚴,營門處有數十武官等候自己。為了防止意外,李明峰命令洋槍隊原地聽令,他帶蔡宜群,陳星翰去見都興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