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人大都很有禮貌。見麵握手時會向你鞠躬。上下級的關係不是向我們這樣很平等。下級很尊敬上級。上級可以罵下級。就象我們通常說的:官大一級壓死人。
朝鮮這個國家是個外表和實際反差最大的國家。如果你做為一個遊客,隨組織好的團隊到朝鮮做短暫的旅遊,那麼你所見到的一切都很美好。旅遊線路經過的地方,農村的集體農莊住的都是樓房。你下榻的賓館,服務員會精心熱情地為你服務。到學校參觀,你會看到天真爛漫的兒童為你表演節目。平壤的整潔的市容,美麗的景色,都會令你驚歎。總之,你所見到的一切都會感覺朝鮮人民很幸福,這真的是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國家。
等你真正深入到了它的內部,你看到的真實情況和那些表麵的東西相差甚遠。
朝鮮的婦女
把朝鮮的婦女作為第二篇是因為我對朝鮮婦女的印象太深刻了。以前我和大家一樣,隻能從電影上看到朝鮮婦女的形象。比如“南江村婦女”的勤勞勇敢,“賣花姑娘”的美麗善良,“鮮花盛開的村莊”裏的姑娘們的活潑可愛,這些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朝鮮婦女堪稱世界上最偉大的女性,她們具備婦女所有的美德。可是在貧窮的國家裏,婦女們卻遭受著更大的苦難。
1997年以後的三年裏,朝鮮因自然和人為的各種原因,經濟處於頻臨崩潰的邊緣。這段困難時期,朝鮮官方稱之為“苦難的行軍”。最嚴重的是缺乏糧食,沒有市場經濟,吃供應糧食的城市居民,居然幾個月都領不到供應糧。朝鮮官方封鎖一切真實的消息,無從知道那三年究竟餓死了多少人。從熟悉的朝鮮人口中得知,許多地方連樹皮草根都吃光了……。
當時我們每天都要把大量的糧食源源不斷地運到朝鮮。我每天都去朝鮮辦公,送糧的卡車到朝鮮後,要辦理一些過境手續,然後交給與我們合作的朝鮮商社。朝鮮婦女是各種重體力勞動的主體。每次卸車搬運糧食的都是朝鮮婦女,而那些男人們往往都在點數,記帳什麼的。朝鮮的婦女大都身材矮小,瘦弱。扛一袋麵粉走路,雙腿會不斷地顫抖。卸一車糧食,她們往往大汗淋漓。每次卸車我都不忍心看這些婦女勞動的場麵。我通過翻譯了解到,其實這些婦女來做這麼重的體力活,隻是為了多掙點糧食,她們每天有300克的糧食的定量,如果來幹活就可以掙到500克的糧食。
按照我們現在每天所攝入的食物,300克大概也足夠了,可朝鮮不同,他們副食匱乏,整年都吃不到肉,在太陽節,也就是領袖金日成生日的時候才供應兩塊豆腐。肚子裏沒一點油水,因此他們的飯量都很大。當兵的定量最高,每天600克,也是照樣不夠吃。那些年,見到的所有的朝鮮人,大都黑瘦。有人開玩笑說,朝鮮除了金日成父子以外,沒有第三個胖子。
於是,我每次運送糧食的時候,都要帶上幾箱麵包和餅幹之類,卸車的時候,先發給這些婦女,讓她們吃飽了再幹活。可發給她們的時候,她們都不吃,把麵包放到衣服裏,帶回家給孩子吃。可惡的是那些當官的等我們走後,經常搜查她們,麵包統統收上去供他們享用和支配。我知道了以後,非常憤慨。因為這些商社的頭頭都很富有,我們和他們做生意,都送給他們很多禮品,而且每單生意都有回扣,用美圓支付。即使這樣,他們卻連婦女們的一點麵包都不放過。下次過去時我隻好多帶食品,先給頭頭幾箱,然後給婦女們分發,關照她們先吃下去,幹完活以後再發給帶給孩子的。因為我曾經挨過餓,我知道挨餓的滋味,雖然每次要多花上幾百元錢,但覺得心裏能好受一些。
朝鮮的勞動婦女在外麵要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回家還要最全部的家務。在朝鮮,誰家的男人如果做了諸如洗衣服這樣的家務活,那是會被人笑話的。男人回家以後什麼都不做。女人背著孩子要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飯好了以後,要服侍男人和孩子先吃,自己往往就在灶房裏吃幾口。千百年來的傳統使得這些朝鮮婦女任勞任怨,從來不抱怨命運對自己的不公平,每天就這樣辛辛苦苦的勞作著。
在貿易活動中,我也接觸到一些上層的婦女,比如在國家對外經濟委員會工作的女性,都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我認識的一位文女士,曾經在北京大學留學,在朝鮮駐中國大使館工作過八年。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每次和她麵談,她總是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穿著得體,舉止大方。她在朝鮮的女性中,社會地位算很高了,可她身上看不到一點點驕嗔,一點點傲慢,這大概就是朝鮮婦女的可愛之處。
朝鮮婦女在整個社會活動中擔負著很重的社會責任,各行各業女性都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女軍人,女警察,女工程師,公務員,工人,農民。她們共同的特點是吃苦耐勞,溫柔善良。因此有人說朝鮮男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如果你能機會接觸一些朝鮮女性,也會同意這個說法的。
貧窮和饑餓
在朝鮮“苦難的行軍”時期,人民生活的困苦程度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象。糧食短缺,基本的生活物資極度匱乏。人們在生死線上掙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