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你祿存先生又有什麼‘妙策’啊?”袁熙言語中不乏諷刺之意。
不過,祿存卻毫不介意:“妙策山人自然不少,但是,首先請允許我介紹兩位朋友,他們就是分別來自烏桓與幽州的使者!”
在祿存介紹下,另外二人恭敬站起,異族打扮者笑容可掬地說:“三位公子,曹操倒行逆施,霸淩貴族,真是人神共憤。我家首領蹋頓素來行俠仗義、替天行道,對曹操鴨霸之舉,簡直忍無可忍!對袁家所遭受的壓迫與不公,甚為同情。各位公子,盡管放開膽量,與曹軍決一死戰,我烏桓將永遠支持各位,必要時定當全軍出動,傾全力支持你們對抗暴虐曹操的義舉!”
一番話說的袁家三公子熱血沸騰,誰不知道烏桓是大漠中的善戰民族?雖然偶爾也有侵犯大漢帝國的意圖,但看來也是曉的大是大非的,現在老爸已死,袁族已無並吞北方的野心,但求自立一方,不受朝廷節製,若能自成一國,與大漢分庭抗禮就更好,那自然少不了漠北強族的支持。
那幽州使者也跟著表態:“我主公孫康托我轉告各位,冀州與幽州雖然有所誤會,但如今曹操勢大,是咱們共同敵人,如果袁氏一族肯挑起領袖北方群雄、對抗曹操之重任,幽州無不相從,至少也能作為各位退步之所啊!”
袁家兄弟聽說宿敵幽州都願支持,更是樂不可支。祿存見士氣可用,才將早已策劃好的計謀緩緩道出,袁譚等人拍掌叫好,當即決定次日依計行事。
第二天,曹操正要點將進軍,忽有人求見,細問之下竟然是袁譚派來的使者,剛讓眾將意外的是,對方竟然獻上投降書。書中寫明:袁尚、袁熙為搶奪繼承權,竟不惜勾結烏桓,合力攻打袁譚鎮守的平原,袁譚獨力難支,幹脆投降曹操,將平原寧與仇敵、不與家賊。
曹操令人帶使者下去休息,便在帳中討論袁譚投降的真偽,在眾智囊及天鷹子的分析下,都覺得袁譚是真假參半,利用曹操消滅兄弟是真,但此人必不會甘心順從。曹操聽著眾人的分析,計上心頭,立刻再喚使者,表示曹軍將立即出發去支援平原。
於是,在使者指引下,曹軍飛速來到平原,城中百姓聞訊紛紛出城敲鑼打鼓歡迎大軍,這自然也是袁譚的示意。曹操與袁譚相會,好言安慰,但凳子還沒坐熱,就有人報告,袁熙、袁尚大軍逼近城下。曹操急忙登上北門城牆觀看,果然隻見無數軍隊揚起風塵,浩浩蕩蕩衝來,其中還夾雜著烏桓騎兵,為首者正是袁家另外兩位公子外帶一個審配。
曹操毫不遲疑地率領本部出城,讓袁譚及原有兵馬守城。兩軍都是吃不了熱豆腐的急性子,剛打個照麵不及列隊就進入混戰,袁軍火鴉飛舞,曹軍彩蝶飄翔,烏桓馬疾,虎豹刀猛,誰也不肯退讓半步。
酣戰間,平原城門大開,袁譚、郭圖統領大軍出城支援,曹操正在後方指揮戰鬥,見袁譚來到跟前,還埋怨說:“顯思(袁譚字),這點兒小賊交給我即可,何必需要你們出馬?”
袁譚恭敬說:“曹叔叔,您真心前來助我,豈能讓貴軍獨自抗敵,更何況,你看敵軍中有誰?”
曹操順著對方所指方向看去並問詢:“誰啊?”
還沒看清目標,曹孟德忽覺脖子上一涼,袁譚鋼刀已橫在他脖子上,曹軍衛隊慌忙要援救,郭圖一聲大吼:“都別亂動,否則讓你們主公人頭搬家!”
衛士們頓時嚇住,但也不肯放他們離去,後隊曹軍也紛紛趕來,將袁譚軍團團圍住。袁譚毫不畏懼,威嚇曹操說:“趕緊命令你的部隊繳械投降,不然莫怪我無情!”
曹操身處危境,卻淩然不懼:“嗬嗬,如果能被你嚇唬住,那我也就不是曹孟德了!再說,你連自己的城池都沒保住,還想威脅我嗎?”
袁譚聞言頓覺不妙,他本能回首望去,隻見城頭褐黃軍人盡數不見,代之以墨盔黑甲的曹軍。他正張口結舌不明所以之時,忽然手腕一酸,寶劍竟霎時被曹操奪去,冰涼劍刃緊貼自己脖頸,曹操嘲笑話語傳來:“顯思啊,現在究竟是誰該命令部下繳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