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聲令下,重重盾牌護衛的軍陣開始行動了,運動方向居然還是敵人中軍。袁紹見狀大笑:“哈哈哈,孟德啊孟德,你小聰明十足,大智慧沒有啊!照你這麼打仗,不等於是把幾萬人組成的肥肉喂入我的口中嗎?”
審配也揮動軍旗,命令弓箭手們做好準備,隻等敵陣進入兩翼之間,便以強弓火箭將敵人化為火海中的灰燼。不過,又一個意外發生了,數萬步兵組合的魚鱗盾陣在袁軍陣前突然停下,而且聲息全無,瞬間寂靜。
如果此刻從高空俯視,仿佛一片烏魚肉,在一張褐黃大嘴前逗留。“大嘴”雖然垂涎欲滴,無奈佳肴就是吃不到口中,急得“大嘴”騷動不止。
袁紹心急,連聲催促審配變陣。審配立即以旗語命令化偃月為圓圈,中軍不動,兩翼袁軍迅速將敵人步兵團團包圍。麵對曹軍騎兵的圓周處也豎起長盾,盾縫隙處伸出長矛,防止敵人強攻救援。
袁紹看著心喜,連聲誇讚:“對,對,就應該這麼打嘛。孫子兵法上說了:‘兩倍於敵就要前後夾攻,五倍於敵就要全力攻打,十倍於敵就要團團包圍,這樣打才符合兵法嘛!”
審配與許攸不由抹去頭上虛汗,心想,人家孫子兵法是以實力而言,不是算人數,咱們這七十萬跟曹操手下七萬比,實力能均衡就不錯了。
不過,這兩位謀士心中所想與口中所言往往不一致,所以口直心快的田豐和沮授被下獄了,他們還能安然無事。隨著軍旗又一次揮動,埋伏軍陣中的袁軍弓箭手們,終於可以一試身手,萬裏晴空立刻如同烏雲蔽日,灑向曹軍的光明頃刻間被箭雨奪去。
隨著三輪疾雨般的攻擊,當陽光在此灑向被包圍者,魚鱗陣已改名成刺蝟陣,袁軍箭手再不濟,也畢竟是二十多萬人一起發箭,有不少羽箭從敵盾空隙中鑽入,也有不少鮮血沿著土壤流淌出曹軍腳踏的大地。奇怪的是,卻沒有聽見一聲呻吟、一聲慘叫,仿佛密密麻麻的盾牌覆蓋下根本空無一人,隻有些豬血包而已。
就在袁軍麵麵相覷之時,突然曹軍陣頂盾牌移開,無數箭矢衝上天空,又分別射向四方,劃出的軌跡與袁軍箭路極為相似,也因此準確無誤地擊中了剛才拉動弓弦的袁軍將士。隨著曹軍盾牌複位,包圍圈的圓周上處處都有袁軍在翻滾慘叫,每一支來自魚鱗陣的箭都毫無偏差地插入了敵人的軀體,為他們帶來劇痛乃至死亡。
雖然中箭袁軍不過隻有兩、三萬人,但曹軍精湛箭術足以讓敵人恐懼驚慌,就連袁紹也望之色變,這才清楚其部眾與曹操精兵之間的實力差距。
張郃見軍心動搖,立即提起長槍請命:“主公,讓我帶騎兵隊衝他一陣!”
袁紹也是個沒準主意的,七十萬人不過傷亡三萬不到,他就有些心慌,立即忙不迭地批準了張郃的建議。
隨著戰鼓擂響,張郃、高覽統領褐黃騎兵殺聲震天衝出,他們一動,曹軍騎兵也突然向兩翼展開,貌似要以兩萬之眾,包圍七十萬大軍。
有了剛才箭手較技的經驗,袁紹有點兒心虛,立刻就想召回張郃等人,轉攻外線。審配忙勸:“主公,咱們剛才看得真真的,曹操就在這魚鱗陣中,隻要拿下了曹操,這仗咱們就贏了!”
許攸也勸:“對啊,主公,騎兵隊剛剛奉命突襲,如果現在召回他們,那就是朝令夕改,他們一時反應不過來,也會影響戰鬥力的啊!”
袁紹最大的“優點”就是耳根軟,本來就沒主意的人,聽這幾個名士一忽悠,就跟吃了定心丸似的,於是不再對騎兵下令,轉而命令盾牌手與長槍手對外呈防禦姿態,把進攻重點都放在對敵軍步兵陣的圍攻上。
張郃、高覽不等接近敵陣,便先行發招,高覽再次掀起鐵屑風,鐵屑散則尋隙而入,聚則血光四濺,看似密不透風的陣勢霎時被撕開了口子。至於張郃,更是神奇,他手中長槍槍杆前端忽然伸出四根長杆,形成“X”狀,又見粉光閃爍,眨眼間便有粉紅蝴蝶飛出,如此動作頻繁重複,少說有數百彩蝶飛出,它們翱翔於槍林劍雨中,仿佛是於花海蜜叢中穿梭自如,隻要有可乘之機,便會撲向敵兵,在對方肌膚上烙下粉蝶印記,順便奪取“中彩者”的性命,這就是張郃絕招“彩蝶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