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與我何幹?”崔胤嗤笑一聲。
“這關係可大了。”李軒揚揚眉,“別人看這些書,就會心生反念,而崔相看過這些書,卻依然忠於朝廷。這本王可就有點想不通了。”
“臣一族久蒙朝廷之恩,理當終於大唐。”崔胤不緊不慢言道。
“那些世代耕種大唐國土,蒙受皇恩之人,讀了幾頁書,識了幾個字,反倒就想造反了。崔相一人能懂得忠於大唐,這天下千千萬萬百姓就偏偏不懂?”李軒緊逼問道。
“下官飽覽聖賢之道,自然懂得忠於朝廷,忠於陛下。”崔胤額頭冒出點點汗花。
“哈哈,”李軒大笑而起,“又繞回來了,崔相飽覽聖賢書便懂得忠義,看來是百姓們讀的書還少了,要多讀一些,才能似崔相般忠義。若是讀書少了,反倒容易生反心。”
“這,下官不是這個意思……”崔胤連忙解釋道。
“不是這個意思?本王看就是這個意思。”李軒搶白道:“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隻許你崔大人讀書,平頭百姓就該乖乖為你種地。你崔大人怕的不是百姓造朝廷的反,而是造你崔家的反吧。聽說崔大人在關中便有良田千頃,青州老家尚有多少不得而知,而且崔大人收的租稅似乎也很重吧。”
“這、這、這……,陛下,臣絕無此意。”崔胤轉向李曄求救。
“哎,好了好了。”李曄打著和場,“三郎欲興庠序之教,朕也是支持的,不過要引導百姓走向正道才是。”
“兒臣聆聽父皇教誨。”李軒適時恭維一番。
“對,對對。今晚父皇設宴本就是為慶賀三弟凱旋,崔相就不要再提這些敗興的事了。”一直沒說話的李裕也忙著打和場。
崔胤擦擦汗珠,擠出笑容道:“臣也是隻為和殿下探討探討罷了。”
“那我們宴散後再私下探討探討。”李軒笑著回應。
又是一輪舞起,雜耍、戲藝。群臣也陪同李曄喝得叮嚀大醉,群人歡宴,君臣交心。
李軒也一灘爛醉,到夜宴結束時都已經站不穩,行不了路。趴在案台上嘰嘰咕咕不知所言何物。若不是幾個宮廷衛士將他抬上車,郭淑致就想把他仍在太極殿裏過夜罷了。
郭淑致緊接著登入車內,放下車簾,看著爛醉如泥的李軒,不由的低歎一聲,吩咐車夫駕車回府。
“娘子因何興歎?”李軒輕柔的聲音在郭淑致耳旁響起。
郭淑致反倒嚇了一跳,睜大眼看著李軒沒事似的的做在她身旁,壞壞的笑著。
“呀,你怎麼……”郭淑致不可置信的看著李軒
李軒挪近,伸手環抱郭淑致纖腰,輕吻耳垂:“怎麼沒醉?以為這幾杯黃湯就想把我灌醉?嘿嘿,不過這醉眼卻將其餘人的嘴臉看得一清二楚。”
郭淑致推開李軒,皺鼻道:“還不是一身酒氣?”
“配合你的香氣,不是正好麼?”李軒懶散的靠在車內壁上,哂笑道。
郭淑致一拳打在李軒大腿上:“又不正經了。不過,殿下在宴會上將那崔相整得臉一陣青一陣白,煞是過癮。”
“這也算過癮?沒把他整吐血,真是可惜。”李軒翻翻白眼,撇嘴道。
“喲,還得勢不饒人了。”郭淑致淺笑道。
“本王就不饒人了,今晚定饒不了你。”李軒說著撲了過去。
“殿下饒命,這還沒回王府呢。”郭淑致玉頰霞飛,嬌喘連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