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噬虎(一)(1 / 3)

飄渺寧和,薄紗輕朧玉容,蕭瑟天籟。

李軒策馬緩行於汜水城外的唐軍大營之中,朝大營轅門而去,卻無名地陷入那日夢幻般與那“仙子”相遇之境。是幻?是真?他也弄不清楚,愈思愈亂,卻又忍不住去回味那朦朧中“仙子”離去的霎那,淡雅幽香,輕盈嫋嫋。

敬翔緊隨其後,跟上李軒問道:“殿下剛才所思何事?屬下見殿下麵帶微笑,似是回憶起美好之事,神之往之,令屬下也不禁好奇發問。”

李軒被其這樣一問,臉掛微紅,心想這老小子還真能察言觀色,幹咳一聲,答道:“先生信有仙境之說否?”

敬翔一怔,雅王答不搭題,反而來個反問,道:“仙境便在人心,心寧則達。如殿下適時,憶起過往,神寧氣和,便入仙境。”

李軒哈哈一笑,道一聲好,又問道:“不知先生有否曾與佳人相聚仙境之感?”

敬翔也陷入沉思,苦笑道:“也不知她現今過得還好麼?”

策馬湊近敬翔,李軒笑道:“先生所指的‘她’是何人,現居何處?本王可為先生圓此好夢,哈哈。”

敬翔老臉一紅,旋而又退去,道:“殿下有心了,屬下哪有殿下般風流倜儻,況且身處亂世,自當事業為重,再思為家。”

李軒笑道:“先生在損本王麼?不過先生所言亦是有理,亂世之中,當創不朽功業為先,兒女私情為後。隻可惜本王就是收不住這顆心呐!”言罷低歎一聲。

敬翔道一聲豈敢,接著道:“殿下本來便是不拘成法之人,情感充沛,哪管他治世亂世,且率性而為,方是大自在。”

“得聞先生一番高論,本王茅塞頓開,此番出戰,虎牢可得矣。”李軒高踞戰馬之上,豪氣長笑。

敬翔一臉驚訝地看著他臉色泛著自信的笑容,道:“殿下竟能由情感轉回戰事,確實是屬下莫及。”

“萬法之道,殊途同歸,情場如戰場,戰場之上又有誰能不用情。”李軒微笑道。

敬翔暗讚,有此自如轉換思緒的大智慧,天下之間,又有誰堪與雅王匹敵。

兩人並騎,身後親衛騎兵踏著整齊馬步,朝營外而去。

管威早已立於轅門之外,他身後是整齊列陣,身披甲胄的玄幽軍團。見李軒及敬翔馳出轅門,立即上前,頓首道:“玄幽軍整軍完畢,請殿下發令拔營出發。”

李軒轉身對敬翔道:“此處便交予先生與彥章了,待本王重得滎陽之後,再去先生一同入虎牢。”

“請殿下放心,敬翔在此恭候殿下得勝歸來。”敬翔在馬背上拱手道。

轉身麵對玄幽軍團眾戰士,李軒揚起手中玄龍劍,揚聲道:“出發!”

管威起身,同喝道:“出發!”

玄幽軍團戰士翻身上馬,策馬齊步出發,馬兒步裏整齊,馬背上的戰士禦馬有方,整支隊伍人馬如一。

四周親衛神情貫注,李軒與管威在親衛的簇擁下,隨軍而行。

駐領滎陽的朱友孜果如李軒等人所料,聽聞劉鄩將降唐的傳聞,立即帶領上萬親兵,出城趕往虎牢。而杜泰名已經領軍悄然繞至其後,隻要玄幽軍團趕到,與朱友孜遭遇,便可截斷其退路,迫其全力突圍,隻有繼續前往虎牢一途。

而李軒亦有吩咐管威,兩軍相遇,隻需擊潰朱友孜主力既可,然後放他逃往虎牢。

大軍在河溪之畔停駐休息,讓馬兒吃草飲水。待天黑之後再行上路。

李軒牽著馬兒漫步河畔,管威緊隨其後。前者放慢腳步,與管威跟上並肩而行,油然道:“玄幽軍團一向作戰務求全部殲敵,但此次本王待那朱友孜想管將軍求個情,與梁軍相遇之後,玄幽軍隻需將其主力殲滅,但放他朱友孜一條生路,好讓他有命回到虎牢,這樣我們的劉大帥才有事做,不如整天躲在虎牢關後麵,也確實閑得發慌。”

管威知他在調侃自己,啞然失笑道:“殿下有令,焉敢不從,我軍此次破例便是。不過下不為例,立軍之旨不宜變動。”

“好小子!”李軒拍拍管威的肩頭笑罵道。

天色已暗,玄幽軍團隻有前頭戰士點起火把照路,而後麵的戰士全都隻隨前方火把方向,策馬踏著前麵戰馬留下的蹄印前進。整隊長形而行,宛如黑龍潛行,而領頭的兩把火把,便如黑龍的雙眼,在微風吹拂之下,忽閃忽閃,更增添幾分詭異。

全軍肅靜,馬掌已裹上稻草,緩步而行,寂靜無聲。

行軍一陣,便有士兵下馬,枕著牛皮製的箭筒,伏身在地,監聽敵軍有否靠近。據李軒與管威推算,朱友孜該已行至附近,而以朱友孜現在對劉鄩的猜疑,肯定日夜疾行,好早日趕到虎牢,鎮住劉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