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府尹(1 / 2)

李軒在朱溫家奴引領下邁步進入梁王府,心中暗想這朱溫真會挑地方。整座梁王府以中軸為準,兩側對稱。屋簷飛翼舒展如鳳凰的翅膀一樣打開,不大不小恰倒好處的張開角度,幾乎完美的弧度與線條極具藝術魅力,完全的舒展,充滿著自信與氣度。垂天高度的符合樓閣,蜿蜒典雅的回廊亭榭,賦之以朱漆、黑漆,光澤油亮,顏色古樸莊嚴,華麗而又不失樸素。

轉過前部廳堂,進入王府後部園林。園中以島、樹、橋、道相間;池中有三島,中島建亭。以橋相通;環池開路;置西溪、小灘、石泉及東樓、池西樓、書樓、台、琴亭、澗亭等;並引水至小院臥室階下;又於西牆上構小樓,牆外街渠內疊石植荷,再有怪石夾廊,疊石為山,形成咫尺山岩的意境。

這梁王府本是睦王所有,在乾寧二年,昭宗皇帝為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所挾持,皇室宗親大多為韓建所殺,睦王便在其中。此後朱溫戰敗李茂貞,奪回昭宗,被任命為諸道兵馬副元帥。又加封朱溫為梁王,並賜“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而這坐宅子為朱溫看中,所以做為他在長安的府邸。

李軒見朱友珪正在一亭閣中垂釣,旁邊還有一美人陪伴嬉戲,不由的心中有氣。這朱友珪在京中無官無職,就算是梁王世子,見自己這皇子,雅王來到,怎麼也該出門相迎。雖說兩人過去是酒肉朋友,也以兄弟相稱,但這點禮數還是要有的吧。現在他自己躲在花園玩樂,隻派一個小奴引路,由此可見朱溫一氏之高傲,勢力之強,連皇族都不放在眼裏。

朱友珪見到李軒走來,連忙迎上,臉上堆滿了笑容道:“哎呀,雅王殿下大駕光臨,怎麼也不著人通報一聲,好讓在下整衣迎接。”轉向那家奴喝道:“混賬東西,殿下來了也不趕緊通報。”旁人不知,還真以為朱友珪不知李軒來臨一般。

李軒笑道:“友珪兄客氣什麼,你我既可兄弟相稱,這點繁文縟節不必太在意了。再說了,小王也非什麼大駕,相反還是偷偷的來。現在梁王威勢響徹關中,小王還怕別人說和你們走得太近,有攀附之嫌,哈哈。”

朱友珪連連說道:“豈敢豈敢,殿下是尊貴之人,能屈駕光臨,是我梁王府之幸才是。”

“太客氣了,友珪兄。”李軒看著一臉賤笑的朱友珪,道:“梁王於我大唐有功,更是忠心耿耿,你我又是兄弟之好,這些客套話就不用多說了吧。”李軒強忍著惡心說完這番話。

李軒眼望亭閣裏的釣具,嘿嘿一笑:“友珪兄真是好興致啊。”

“閑時無聊,度度光陰而已。”朱友珪道,“來人,趕緊去備幾個小菜,再拿從汴州帶來的花雕,我要去殿下好好敘敘,殿下請。”朱友珪伸手引李軒入亭。

李軒道了聲請,隨朱友珪步入亭閣。

“叮”,一聲碰杯,兩人哈哈一笑,道了聲請,一幹而盡。

“殿下,聽說您幾日前跑到西郊道觀清閑去了,回來還帶回一個道士,這是為何啊?”朱友珪笑著問道。

李軒心想你這消息還來的真快,微笑道:“身體不適,隻是去靜養幾日罷了。至於那道士,呃,主要看中他擅長些養生之道,本王倒想試試,若是效果好,定與梁王和友珪兄分享。”

“哦,殿下以往最愛熱鬧,這會怎麼會想起去靜養啊?”朱友珪還是笑容滿麵。

“哈哈。”李軒笑道,“還不是郭大小姐的主意。不過想想,沒有好的身體,以後再和友珪兄共飲,怕是要壞了您的興致。”

朱友珪望著池子,“都新婚三月了,殿下還是這般喚王妃,可見你倆仍是……嘿嘿。”

“怎麼,朱公子還在妒嫉不成。”李軒笑眯眯看著朱友珪道。

“豈敢豈敢。”朱友珪舉杯道:“殿下,請。”

天色漸晚,太陽餘輝灑在池麵,波光粼粼。朱友珪提議入夜後到翠煙樓去尋樂,李軒想也沒想便答應下來。

兩人策馬騎在街上,後麵還跟著朱友珪的跟班護衛,李軒連歎自己一個親王都沒有這樣的氣勢。正當兩人策馬穿過朱雀大街之時,前方有一批人攔住了他們。這些人身穿衙役之服,一手舉火把,一手按在腰間的刀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