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自上次離開京城,已經半月有餘,乾隆是日想夜想,終於將王京盼來了,剛一聽到王京回來的消息就差了徐福前來傳應。其實,乾隆想的並非是王京本人,而是那黃河河道之事,和其掉進那黃河裏的有趣遭遇。
“哈哈,哈哈!”乾隆皇帝與王京一同在那禦花園中遊蕩,失聲大笑,道:“王愛卿啊王愛卿,你這次難下算是辛苦你了。不但給那餘文召出了計策,而且陰差陽錯的又給朕帶來了叛匪的消息,朕沒看錯人啊。”
當是王京借著向乾隆皇帝彙報任務情報的時候,將那在開封所遇之事和蕭飛所遇之事一經結合,給乾隆報了這麼一個事態。當然,那暗室一夜消魂的事情卻是不能說出來,否則這問題似乎就不好解釋了。
從蕭飛所說的事情來看,台灣鄭氏果真是有所動靜了,最遲過不了半年的時間,台灣事件一定會戰起,到時候王京立功的機會就來了,不愁沒有官升。隻是,現在所愁的就是那玉靈芝的事情,此物稀罕的很,就是傾盡國力也未必可能取到一個,是一可遇而不可求的靈物,王京也是深知,但是又不得不開這口。
沒等王京開口說話,乾隆就道:“王愛卿啊,你這次雖然隻是去點撥那餘文召,但是也立了不小的功勞。本來朕是要免他餘文召的職的,可既然你給他出了這難題,朕就等著看他的成績,砍他的腦袋容易,可如果他能把這事做好了,朕也不怕多給他加些俸祿。至於你嗎,朕自然也有賞賜。”
乾隆要賞賜自己,這確實是個機會,連忙謝恩道:“謝皇上,這都是臣作為皇上您的使者分內的事情!”
“使者?”乾隆將這詞句回味了一番,道:“使者,好啊,朕的使者。知道朕為什麼放著那麼多高官不封給你,偏偏封你個禦使嗎?”
王京搖頭道:“朕今日高興,索性就和你談談這心事吧。所謂治理國事,看似簡單,憑朕隻口一張,殿內臣子便會一一服從,要的隻是朕一句話。可是,朕看到的隻是滿朝文武,聽到的隻是阿諛奉承。卻是沒有一個朕真的中意的大臣,卻也是自以為寡人啊。”
王京本就是未來世界的人,乾隆皇帝的顧慮王京也都知道,這下居然和自己談起了心事,也正好是個機會,挖一下這乾隆皇帝的心,便道:“皇上,其實也並非都是如此。滿朝文武中,忠心皇上的人大有人在。阿矽阿大人是一鎮守邊疆的大將軍,忠心效忠皇上不假,其功不可沒;劉庸劉大人,文識淵博,對皇上也是忠心耿耿;記曉嵐記大人更是皇上的左膀右臂一般;特別是那和紳和大人,試問他的功勞當朝文武,又有誰能顛覆?等等賢人異士朝野之內比比皆是,皇上又怎會是以寡呢?”
王京之所以會將這四個人點名提出,完全是要看看乾隆的意思,想摸摸這底到底有多深。乾隆聽後,沉寂片可,負手觀望那池中秋水,意味深長的道:“王愛卿,你看這水,大清就好比這一池清水,正所謂水無魚則清,一旦有了魚,那水的本質就要發生改變,大清朝野也是如此。那阿桂功績顯赫,是一忠臣,但生性傲慢,桀驁不遜,隻可做一忠將,不能做一賢臣;劉庸與記曉嵐二人各有所長,詩詞書畫在這二人身上都可找到絕品,可這二人過於死板,不懂變通,不失為一個好管;至於,那和紳,朕不想多說,朕想你之所以將他放到最後才說出來,這其中的原由你我意會便可。”
王京拱手,理道:“是,臣明白,這管一人與那管千百人相比,還是這前者方便。但無論皇上做出怎樣的抉擇,臣都會全力以赴幫助皇上,為皇上效忠,肝腦塗地也是應當。”
“管一人,好過管千百人!”聽到王京這話,乾隆算是真正的找到了一個為人好用的臣子了,真可謂是暢快,欣喜道:“好一個管一人好過管千百人,朕的苦衷也終有人明白了,真是不枉朕的苦心啊。不過,咱們似乎有些走題了,言歸正傳,朕之所以會將你封個不登朝野,不理朝務的禦使就是為的你行事方便,為朕辦事沒那麼多拘束,也沒什麼上司來管製你,你的直隸上司就是朕,自然也沒人會難為你,也難為不到你。今天,朕就在你的禦使上麵再追加一個官品,封你做巡撫,明察暗訪各省大小事務,官居從二品,這官本屬於外省官,但是,你仍可留在京城,這官銜無非就是個名號,你即可動用你這職位之權,也可當作沒有這回官事,朕為的是什麼,我想你應該明白!”
剛剛還以為乾隆一碰到知心人就把王京這事給忘了呢,沒想到乾隆這麼用心,連忙跪地謝道:“謝皇上恩典,臣定不負皇上所望。”話音剛落,王京便要將那玉靈芝的事說出來,道:“皇上,臣想求皇上一件事,就是要臣拿這從二品的官來換臣也原因。”
一個從二品的官,試問誰不想要,王京居然說放就放,為的就是求乾隆一件事,這倒提起了乾隆的興趣來,定想知道這是個什麼事,讓王京如此認真,也嚴肅了幾分,道:“呦,朕還真想知道王愛卿是為了什麼事來求朕,這本錢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