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各懷鬼胎(1 / 2)

乾隆交給的差事沒有辦完,王京必須要趕往陝西。本來是想叫這胡姬先在這小鎮上養傷的,可胡姬擔心王京的安全,死活不肯。隻好在車上加了些鋪墊,讓胡姬能坐的舒坦些。

從京城到這陝西,加上中間事故停留的時間,白日趕路,夜晚休息,換了十來匹馬,跑了五日有餘才到了陝西西安總督府。這馬車剛一停下,和紳與王京剛下了馬車,就見總督府那莊嚴的府衙大門內急忙的跑來一人,正是那陝西總督餘文召。

餘文召一路小跑,到了王京和紳麵前,就是拱手一拜,道:“恭迎和大人,王禦使。一路車馬顛簸,一定疲憊不堪,快請到府上暫歇一下吧!”

餘文召與和紳雖然同為正二品官員,可是一個是京官,一個是外官,這京城和外省的官即使是個平級的,那省官都得敬這京官幾分,更何況和紳非但是京官,而且還是皇上身前的紅人,當朝除那一品大元外,誰不敬他三分。更何況這餘文召能有今天這陝西省總督的官職,其中與和紳有著脫不開的幹係。

而王京雖為四品官,可是這人的名氣也算是如日中天,官職已經不是擋在他麵前的障礙了,他現在在皇上心裏的地位,恐怕已經超越了和紳,這第一紅人的桂冠恐怕要扣到他的頭上也說不準。更何況,這次乾隆皇帝派王京前來協助抗洪,在這黃河幹道上發展引流大策,地方官府都得積極配合。若是現在不敬讓三分,以後指不定會吃他什麼苦頭。

這洪災是年年都有,若是想臨時抱佛腳,那恐怕是行不通的事情。這陝西發洪災,從京城發配物資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乾隆之所以讓王京前去,主要是想拋磚引玉,一來可以借這機會讓王京去查探這防汛工程做的如何。二來是想讓王京將這引流工程發配下去,以便來年再若發起洪災也能有個良策應對著。

王京與和紳是來晚了,那洪災基本上已經過去了,本該被衝跨的堤壩也因為那大雨驟然淡去,才保存了下來。雖然天上看似還有陰雲飄過,但隻要這大雨不下,堤壩和這洪災便可以說是過去了。

三位大臣舉步並走,正朝這官門踏去,剛進了府門和紳就聽得一陣熟悉的聲音,猶如鶯聲燕語一般美妙,而這聲線又是如此的熟悉。正要衝那餘文召發問之時,卻見從府院內走來一女子。其貌雖無胡姬豔美,不過也算是一傾城美人兒。柳眉細眼之下是一隻飽滿的如同修飾了無數遍才成型的鼻子,高蹺唯美,大小勻稱。那一雙小嘴一聲聲爹爹,爹爹的喊著,更是楚楚動人。細看之下,這不就是和紳府上那千金,整日裏都喊著要得到王京的刁蠻口號的和蓉,和大姑娘嗎?她不是應該在京城享福嗎?怎麼會跑到這數千裏外的陝西西安呢?

眾人縱是疑惑,這餘文召自是清楚,和蓉乃是一日前就到了西安。和紳比自己來的早些,卻是遲遲不見和紳來到,焦急其父,心急王京。剛剛聽得王京與和紳到來,才要求這餘文召先且不說自己的事情,是要給和紳個驚喜。

和紳是深知自己那女兒的刁蠻,又不好當著眾人的麵去說餘文召的不是。隻好冷著眼,忍著心裏見到女兒的高興勁兒,說道:“我說蓉兒啊,你怎麼會跑到這陝西來啊,這路行數千裏,危機四伏,你該不會是為父剛出了門,你就跟來了吧?”話語間即帶著責備,又帶著為人父母的那種慈祥與憐憫,好似不想見到自己女兒受苦一樣。

和蓉天生的俏皮,嬌慣的刁蠻,見和紳又要給自己高談闊論,責備自己,連忙撒著鬼嬌,道:“爹爹啊,您不知道啊,一聽說您要出個遠門,我心裏就多擔心您,怕您吃不好,穿不暖的,情急之下,我就拽上輛馬車,直朝陝西來了。”

“真是胡來!”和紳搖著頭,歎道:“這一路凶險,你是不知道啊,萬一要是出個什麼紕漏,你讓為父如何安心啊。也罷,來了就好,來了就好!”

和蓉見和紳安然無恙,這焦急父親的心情頓時沒了,換做一種甜美。滿心都是近在咫尺的王京,可奈何不得王京身邊那美若天仙,豔美絕倫的胡姬,也隻好忍住不說,壓在了心頭。

當晚,餘文召為王京夫婦兩個還有和紳婦女倆請了接風酒,一切防汛引流事宜定到了次日再談。飯後,王京與胡姬被安排到了總督府的西廂房裏休息。而這東廂房內,和紳滿麵愁搓,在燭光的照耀下,顯得很是焦急。衝一旁的餘文召道:“你說這事該怎麼辦?我真不明白餘大人你是怎麼想的。你把折子直接遞到了萬歲爺那,你這不是自己拆自己的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