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陝西加急(2 / 2)

王京在這禦使府裏倒是沒什麼拘束,特別是在他的臥室和書房裏,那個是想穿啥樣穿啥樣,這不,因為也沒什麼事要出去辦,所以幹脆就穿的隨便了些,就披了件外套便在那辦公了。聽張來說宮裏傳了話要召見他,連忙道:“好的,你先下去,準備轎子,我換身衣服就來!”

紫禁城外,大道上,頭頂梭立,身披雨衣的轎夫抬著各式各樣的轎子正朝這宮門趕去。轎子裏坐著的都是這京城裏分管各大部門的高官,別說今兒是下著大雨,路上雨水嘩啦啦直響,沒幾個人在外頭擋路。就是換做平日,街頭人多嘈雜之時,也沒人敢攔其中一頂,甚是囂張的很。

禦書房內,各部大臣們相繼到來,王京也在其中,此刻已經換上了一身補有鴛鴦圖補圖的官服,也站到了乾隆的桌前。待各部大臣全都來齊,乾隆才看著眼下,道:“知道朕今天為什麼要叫你們來嗎?”

眾人齊道:“臣不知!”和紳接著說道:“雖然臣不知皇上急昭我們所為何事,但是臣想一定是要事,否則皇上也不會在這麼大一雨天把各部大臣都叫來啊。”

乾隆微微點著頭,道:“是啊,要事啊,外麵還下著這麼大的雨,可以把人活活的淋死的大雨!”話罷,語氣猛的重了起來,將手裏一疊奏折朝桌上一拍,朗聲道:“外麵下著這麼大的雨,大江南北,黃河兩岸每年就花掉的防洪物資就幾千萬兩之巨。可效果呢?每年防洪,每年籌專款鎮洪,可這洪水一年比一年凶猛,險勢一年比一年明顯!這是為什麼,難道真的是朕撥款不足導致的嗎?”說罷,惡狠狠的看著桌前每一名官員。

眾人都不敢多言,隻得齊道:“皇上息怒!”

乾隆見這些個整天悶在書房裏的大臣,始終都是那一副模樣,無奈道:“就在朕宣你們進宮前,陝西總督餘文召派來加急,奏折上說陝西東臨與河南交界處處於黃河囤水河道,因近日秋雨連連,周圍又都是高山林立,山洪、洪水居多,堤壩日漸不穩,請求朕去派援,諸位愛卿可有什麼良策來退治這洪水嗎?”

和紳依舊是那副富態模樣,站身出來,拱手道:“回皇上,這俗語說的好,春雷秋雨乃是最為常見,也是最為厲害的兩大災害。每年因此造成的損失不計其數,皇上更是年年補發防汛專款做好抗洪事宜。臣以為,陝西一代堤壩安全乃是一迫在眉梢的問題,當應立刻再撥政款,並以調動周邊駐軍前往支援陝西抗險,穩固堤防,才是上策。”

這方法,乾隆又不是想不到,如果是想這麼做,那還用問你幹什麼。不過,和紳把這想法說了出來,也不是什麼毫無建樹的家夥,便道:“和愛卿說的沒錯,這確實是迫在眉梢的事啊!”尋思著,乾隆看著麵前眾臣,將目光投到了王京身上,接著道:“王禦使,朕是深知你學識淵博,在海外一定學到不少的東西,想必在這抗洪方麵也有一定的見解吧?”

乾隆這話擺名了就是要王京發表下意見,也隻好作罷,拱手道:“回皇上,有道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阻流不如引流來的更好一些。現在正值秋雨多洪季節,雨水偏多,黃河兩岸上遊多處地段屬於高地,雨水湧入河中,奔騰直下,勢不可擋。這陝西東北又屬於黃河直上南北,轉流東去的轉折,囤積水量排泄不通,造成最直接的堵塞。所以臣想,與其一味的填堵堤壩,讓水位上升,倒不如順水推舟,引水東流,這樣來的更好些。”

“好!”對王京所說的話,乾隆表示了讚賞,但緊接著又陰沉下了臉,道:“可是,王愛卿,這水我們該如何去引呢?”

王京拱手,繼續道:“皇上,這個就要以地勢來看了,臣身在京城,又怎麼能知道陝西那河道的地勢呢,所以具體的引流的方法,臣也無從去說啊。”

乾隆想著王京的話,思索一番,猛的站起身來,道:“好,既然你有引流的方法,那朕就給你專權,由你帶軍領銀前往陝西負責這次引流的任務。和紳,由你協同王禦使一同前往,共同退治這天災。”

和紳此刻算是栽了,下這麼大個雨天,就是出個門,和紳都會看看有沒有雨點打到自己的頭上,這下可好要行千裏路,冒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停,什麼時候又會再下的大雨前往陝西退治洪水,消除堤壩隱患。可是,任其有一千個,一萬個不想去的理由,恐怕乾隆這話也是收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