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參法師決定換個馬甲,自己就是神卜翁了。
白鹿把他帶回神卜翁的隱居處,送郎山上的白雲庵。
“誌承當年留侯客,心在天下不在山”,神卜翁以此自勉。“留侯”正是大漢開國功臣張良。相傳張良曾懷著“願棄人間事,從赤鬆子遊”的情致,在送郎山隱居過,後來又出山扶助劉邦一統天下。傳說張良隱居時和一個仙姑相戀,他臨走時仙姑含淚送郎——“送郎山”。
送郎山上白雲縈繞,白雲深處,一座石庵掩映在樹枝藤蔓之中。
到了白雲庵前,已經有幾個古代人在外麵候著,他們是在拍戲嗎?延參法師趕快切換時空,那可是真貨,對了,自己是神卜翁,可不能穿幫。
那幾個古人,衣冠不凡的一對夫婦,男的三十歲不到,延參法師在火光之穴見過,他就是唐中宗李顯!不過,現在是被貶了,該稱他“廬陵王”。韋皇妃傾國之色,嬌弱溫雅,可是史書上說她是個極其陰毒的女人。……
延參法師特別緊張,見了真皇帝,腿有點軟,該跪拜一個吧。不等他拜,廬陵王夫婦上前來,行大禮,嚇得延參法師趕緊進庵宇,不料,煉丹爐煙氣氤氳,怪味撲鼻。嗆得他趕緊退出。看見外麵一個八卦石盤,就盤膝坐下,實際上他腿已經軟了。他努力讓自己淡定下來,閉上眼睛,假裝參禪,實際在腦袋裏搜台詞。
廬陵王未及開口。神卜翁先道:“放心,龍子不會夭折。野人雖野,不至於吃娃兒。”他眼瞼未動,繼續說:“常有野人將生病的幼崽放在此門口,我治好幼崽,野人又抱回去;通常野人折了幼崽才會搶村裏的娃兒。”
不等開口,已知曉來意。“神卜翁真是神機妙算啊!”廬陵王再行大禮,“還請神卜翁打上一卦,兒子是生是死,身在何處。”
延參法師搜索神卜翁的記憶,然後答:“我有三不卜,不跟官卜,不卜仕途,不卜腹中兒女。”
不過,神卜翁指點道:“離送郎山不遠有個山寶洞,是炎帝神農氏的行宮,去那裏許願,有求必應。”
廬陵王又拜才離去。
到房州,等韋妃調養好了,廬陵王夫婦帶上厚禮一起去山寶洞許願。
離山寶洞不遠,一個布衣女子昏倒在路邊,一隻白鹿在一旁用嘴掀她,沒動彈,白鹿長鳴一聲。女子被廬陵王夫婦的護衛所救,女子自稱是神農山莊的,穿越熊山才到山寶洞,護送他的是個獵人都死了,是白鹿駝她出來的。女子被扶上鹿背,先去了山寶洞。廬陵王對白鹿眼熟,卻又不確定是神卜嗡的坐騎,興許熊山的鹿多為白色。
一到山寶洞,護衛紛紛行動,將大紅的綢布掛滿山洞內外,然後退出洞外候著。
廬陵王夫婦進入內洞,那是神農的行宮,洞內燭光輝煌,寂靜幽深,滴水如琴。許願的地方十分隱蔽,在一棵古樹根部開一道門,跪著才能進入,而且隻能容一人。畢竟有求必應,還能看見未來,保密工作得要做好。
那個女子已經在前麵許願了,她退出來,還邊走邊反複祈求著:“我剛出生的娃兒被野人抱走了,求神農帝仙保佑娃兒回家,倘使娃兒回家了,我一定帶著娃兒來山寶洞還願。”
接著,廬陵王進去祈願。祈求完畢出來,韋妃低聲問他:“你除了許兒子回來,還許了什麼?神農保佑你東山再起,重登大寶,有許嗎?”
廬陵王搖搖頭,完全沒想起來這個事。
韋妃要幫他許此宏願。韋妃進入樹洞,將門關緊,還檢查了幾遍。然後轉身,不禁驚愕,裏麵很空闊,彩石閃爍,奇石成樹,正中一簾瀑布如綢緞一樣,順滑而下。瀑布正中突兀出兩隻石頭牛犄角。
韋妃定了定氣,開口許願:“炎帝聖母在上,盤古開天,女媧造人,遠古帝王,世係以女為尊,自堯舜禹始,男權正統。今武氏打破男權,一統天下。然武氏人心惡毒,天理難容。我一心向善,心存宏誌,行正道於天下。祈求炎帝聖母保佑我取而代之。倘若如願,我當盡天下土木為炎帝聖母建廟築宮,永享香火之盛。”
回音回蕩,韋妃自己聽了,也嚇了一跳,她怯怯的抬起頭,望向瀑布,少許,牛犄角之下出現一個嬰兒,此嬰兒先是咯咯直笑,而後伸出一隻小手,小手慢慢變大,像是一個巨鍾罩下來。韋妃嚇得急忙退出樹洞。
韋妃出來麵頰汗津津的,神色慌張,便繞至神農的洗藥池,輕蘸聖水擦臉。突然間,聖水裏出現一隻骷髏,骷髏冒出水麵道:“拿水洗淨你的心吧。你將變成這天下最惡毒的女人,比武氏更惡毒。”隨後張口噴出一道烈火,燒毀樹洞,再無人能進去許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