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並不代表大鄭的臣子們就全是吃飽了撐得難受,沒事就要和皇帝對著幹的神經病。皇帝說一臣子們就偏要說二,皇帝說黑臣子就要說白,凡事總要和皇帝頂牛就對了。相反的,能夠在宦海中沉浮不到的官員們其實心裏都是明鏡似的,這些人精們清楚的知道,哪些事情是自己可以反駁的,而又有那些事情是自己應該讚同的。
這次鄭倫的陝甘之行,其所作所為全都明明白白的召告天下,其賑濟災民、剿滅流寇、及至最後的抓捕、斬殺貪墨朝廷災糧的大小官員們,這些行為早就為鄭倫贏得了極佳的名聲,更得到了市間百姓和文人墨客們的歌頌稱讚。如果這時候有人跳出來反對朝廷對於鄭倫的恩賞,那麼這個人無疑就成為了天下人唾棄的對象,成了站到人民對立麵的仇人,更會成為那些文人士子們嘲諷和打擊的目標。
所以,現在朝廷對於鄭倫的恩賞,不但不會有人跳出來反對,反而會有無數的官員瞪大了眼睛,就等著有那麼一個傻子跳出來成為眾矢之的後,大家一起對其加以聲討,誓要將其打倒、打死、打的永世不得翻身。不過,可惜的是目前來看這樣的傻瓜似乎還沒有出現,恐怕以後出現的可能性也不會很大了,畢竟能夠做官的還沒有幾個是真正的白癡。
當然,這並不是說所有的人真的都對鄭倫服氣,至少對其不以為然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而對鄭倫懷恨的也不在少數。這其中就以宰相王鈞的公子王健為最。在知道了朝廷關於鄭倫的恩賜後,這位王公子就恨的咬牙切齒、寢食難安,不過在現在的情況下,也隻能暗暗記下,等待日後的時機了。
反正,朝廷對於鄭倫的這次恩賞,就是在一片平靜和讚同中頒布了下來。
作為這個事件的主角,我們的小王爺鄭倫倒是無可無不可的,反正將來自己也是要繼承瑞王爺的王位,而且在這次的事情之後,恐怕自己這個皇族子弟也就沒有再親自為朝廷國家出力的時候了,那麼這次的封賞也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的。於是,鄭倫就準備繼續他混吃等死的逍遙日子了。
不過,令鄭倫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兩天後,內政府又來人了。
這次來的官人依舊和上次一樣,貴良和貴棟輕車熟路的報名進到了瑞王府中,然後在偏廳中等待著自己的上司。
鄭倫在聽到鄭寶稟報說內政府又來人求見自己後,便立即隨著他到了偏廳來。一進到偏廳中,鄭倫就看見上次自己見過的那兩個人正端正的坐在偏廳裏的椅子上,雙目側視,一見到自己進來就急忙從椅子上彈了起來,三兩步急行至自己麵前,拜倒施禮。
“卑職貴良、貴棟,見過總管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