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鄭倫不是恐怕而是十分肯定的不知道。
“據我大鄭的情報,當年那大理國被外族入侵,國破家亡,舉國上下都受到了外族的屠戮搶掠。那大理皇室段氏,在國破之後便再也沒出現過,可能是全族殉國了,也可能是隱姓埋名躲藏了起來。”
瑞王爺說的都是經過大鄭的情報係統嚴格調查後的消息,所以十分的肯定:“而那大理段氏的皇家侍衛總管也在大理國破之後,便銷聲匿跡了。不過現在看來···”
瑞王爺想了想繼續說道:“現在看來,這張氏一族應該是攜帶了那大理的鎮國之寶,逃竄到了我大鄭皇城附近安家,隱姓埋名的躲在了這裏。”
瑞王爺的分析合情合理,不由得鄭倫不信:“看來是真樣,父親,隻是這張家的人怎麼會現在都不知道這顆珠子的來曆和用途了呢?而且,還被一個西洋人得到了消息,險些圖謀了去?”
“這為父就不知道是為什麼了,也許那張氏的祖先帶領族人逃到此地後,不及交代便去世了。也許那張氏的祖先不像自己的後代受到牽連,故意不說。反正現在幾百年過去了,一切的真相都不知道了。”瑞王爺攤開了手,無可奈何的說道。
“那···父親,您能確定這顆珠子就是那逑火珠嗎?這顆寶珠到底有什麼希奇的地方?”鄭倫現在沒有心思去關心那幾百年前的舊事,管他那張家的祖先是怎麼想的?反正現在連骨頭恐怕的找不到了,有什麼關係。現在這顆珠子在自己的手裏,最終要的是要知道這顆珠子到底珍貴在哪裏?
瑞王爺又看了看那古樸的小盒中的逑火珠,說道:“我也不能肯定,畢竟我知道的情報中,隻是說明了那大理國有這麼一顆國寶,而且名字就叫做逑火珠。可是我也從來沒有見過實物啊!”
“這怎麼辦?”鄭倫不禁有些喪氣,自己好不容易的走了狗屎運,得到了這麼一顆寶珠,可現在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倫兒。”
“是,父親。”
“你現在就去請詹先生來,他經曆頗多,說不定會知道。”
“對啊!”鄭倫覺得自己怎麼把詹先生給忘了呢?這詹先生名叫詹卞一,是瑞王府裏的清客先生,平日裏和瑞王爺常常討論些詩詞和軼事。這詹先生不僅是飽讀詩書,而且自小的時候就隨他父親周遊各地,對各地的風土人情和奇聞軼事非常了解。現在瑞王爺讓鄭倫去請這位詹先生,看來是想讓他幫忙鑒定一下這顆逑火珠的真假的。
鄭倫答應了一聲便起身出去,像詹先生這樣的清客西席先生,如果真的有事情要找他的時候,其實讓伺候在門外的丫鬟去請就可以了,不過鄭倫現在為了表示尊重便自己跑去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