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獻葡萄爭赴巴拿馬(1 / 2)

捧著葡萄的人依次上台先規規矩矩地向台上敬個鞠躬禮,然後把自己的葡萄再獻到桌子上,評議們一一過目,評上的就還擺在桌子上,被淘汰下來的就讓他帶著他的葡萄下台去——這是評選的頭一輪。被淘汰下去的人大多並沒有什麼意見,看看別人家的東西再看看自己家的,就會想起來那句老話: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於是,趕緊拎著籃子下台貓進人群裏接著看熱鬧。

從早晨已經快到晌午了,頭一輪的評選這才結束。台上還留下來了十份好葡萄,看哪一份也都是穗形美觀、色澤晶瑩、珠粒飽滿,白桌布上仿佛是堆翡翠、聚瑪瑙、積珠玉、會珍奇,叫人很有些眼花繚亂、目不暇給。接下來就是第二輪,每位評議都要親口品嚐之後再加評判,並每人都發給三張紅色帖子,隻允許給三份葡萄投出自己的讚成票,以得票數多的當選前三甲。

評議們按照規則開始品評。原來能鮮食的果品葡萄酸固不佳,甜也未必最好,必須是甜酸適度、皮薄汁醇、脆韌可口,方可稱為上品。真是不嚐不知道,一吃有門道。雖說也有一些猶豫和爭論,但在帖子麵前人人平等,前三甲就這樣很快產生了。

這一回被淘汰的人的心情就沒有那麼平靜了,在把自己的葡萄從台上端下來時,不免就有些重手重腳、不平不忿,甚至有人臉上紅紅白白,嘴裏嘟嘟囔囔,把葡萄一端下來就大方的請周圍認識不認識的人都吃,大有讓天下蒼生吃我葡萄還我公道的意味。

本來到了這個時候也該結束了,剩下的這三家再去看看他們的葡萄園子後商定一下,這已經就是好中選優了,誰比誰還能差到哪裏去?可是偏偏有人不幹,他未經司儀允許,就跑到台上說:“這可不行!麒麟不能跟驢比,鳳凰不能跟雞比,我‘白果園’的葡萄那是皇家種出來的葡萄,我怎麼能和平民老百姓的葡萄混到一起比,我怎麼也得占個頭名狀元吧!”

人們不用看,就知道是段雲義。他自打去年去北京給袁大總統送了一趟葡萄回來後,這一年他都快成宣化城裏的一“狂”了。這時候他哪裏還會把什麼崔僉事、劉會長放到眼裏。劉柏年和眾評議商量了一下,大家說都聽會長的吧。

劉柏年又去會上剛要說話,台底下就有人喊:“接著往下評吧,斷定是往下評他狗日的吧!”人們先還沒反應過來,等反應過來了,就有越來越多的人跟著喊:“斷”定往‘下’評他!斷定往下評他!”

段雲義看到了大勢所趨,便麵有得色。劉柏年也聽到了人心向背,更勉為其難。於是準備接著往下評選。這一回定的是葡萄的主人先上台自報家門自誇自貨,然後各位評議加上劉柏年崔僉事共十三人投票排出最後的名次。

段雲義自然當仁不讓先講。他就像背書一樣地說起來:“我這‘白果園’的葡萄是全宣化最有來曆的葡萄,我從北京請來專門研究遼金國史的大學教授,經他考察斷定在930多年前,大遼聖宗皇帝耶律德緒為他的母後聖元蕭皇太後慶壽,特地在宣化征地30畝開辟了‘皇家葡萄園’,種植上品葡萄供母後鮮食以求長生不老。因為這裏產的白牛奶葡萄果粒兒大如銀杏,後人稱為‘白果園’。到今天我園裏的葡萄根條枝幹那都是有快上千年了。教授們還說,耶律氏的後人有姓了喇的,也有姓了段的,我肯定就是耶律皇帝肖太後傳下來的後人,當時教授還送了我一副對子:耶律堂前千年藤;喇段室內一家春。”

底下就有人喊:“我姓嶽是嶽飛的後代,那咱真該跟你要打一仗了!”又有人喊:“我姓楊是楊家將的後代,我也得跟你打一仗!”有人又喊:“我姓穆,……”,“我姓韓……”

段雲義並不慌亂,管自還說他的:“我再說說去年吧,我親自給袁大總統往北京送‘白果園’的葡萄,到了北京打聽到總統府在中南海,人家留下葡萄是沒讓我們進去,但還是給發了我一張“中南海大總統府收藏”的收據,送去的葡萄袁大總統他老人家是一準收到也吃了,要不然他咋會知道宣化有葡萄哪?還非得要讓我的葡萄去參加博覽會呢?”

有人又喊:“那察哈爾都統段芝貴還是袁大總統的幹兒子呢,幹兒子他還不知道去給他幹爹送葡萄?用得著你送嗎?他是袁總統的幹兒?你也姓段不會是大總統的幹孫子吧!”就有人接著起哄喊:“讓孫子下去吧!”台底下就又是一片起哄笑罵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