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笠庵說:“好家夥,原來是這麼一回子事呀!我原先還以為鬧這麼大的動靜,這巴拿馬也應該是拿一匹寶馬命名的一次展會,這該是多麼大的一匹馬呀?敢情這又是一樁跟美國人有關係的事情,倒是也關係著民國政府和四萬萬中國人臉麵的大事情,這可馬虎不得!”
李副校長說:“這教書辦教育是我的本行,品評葡萄我可不行,這吃葡萄和品葡萄到底也不是一回事,我這個‘評議’不稱職,就免了吧!”
郭所長說:“我看就數李校長當評議才最合適,我們都熟頭熟臉的,難免會徇點兒私情,您是外鄉來的人又受人敬重,正好秉公說話、匡正私情。”
白站長說:“我也是外行,不過我看這倒沒什麼難的,不外乎是一看型二看色三看珠四嚐味,大不了每一份都嚐一嚐唄!”
李校長說:“那可嚐不起,你沒看見外頭光是送葡萄參加評比的人就數都數不過來,一串葡萄你吃一個珠兒就先把咱們自己吃傷了!”
汪笠庵說:“傷不了人的!在《本草綱目》裏就把葡萄列為上品,並曰:葡萄又名蒲桃,筋骨濕痹,益氣倍力強誌,令人肥健,耐饑渴忍風寒,久食輕身不老延年。要是真能老吃葡萄咱們就都變成神仙了!”
劉柏年說:“各位都是宣化的紳士名流,在各自行業都是翹楚模範,且又深孚眾望,有勞各位都不要推辭客氣了!外邊葡萄農們已經都等著急了,咱們各就各位開始評議吧。”說著就把寫有“評議”字樣的紅色胸條依次發給大家佩戴。他自己戴的是“司儀”,而崔僉事戴的卻是“司證”。
商會外麵火神廟戲台上掛了一副大紅橫幔,上麵用黃紙墨字寫了“萬國博覽會宣化葡萄品評遴選大會”,一排桌子用細洋布蒙了桌麵,台上還沒有坐人,但台底下早已經是萬頭攢動、人山人海了。捧了葡萄前來參加評選的人按照商會的安排,都規規矩矩地在台下排著隊等著,從戲台的上場門轉著圈一直排到了會場大門外。先別說葡萄就光看送葡萄人的穿戴,就知道他們都是精心做了準備的——不少人是聽說一經評選中標後,葡萄和它的主人就會被一齊送到巴拿馬去“博覽”了!
台下還是閑人多,像平時在廟會戲台前等著看好戲一樣,他們也早等得不耐煩了。素常廟台戲開場前好歹還有鑼鼓敲打,現在光看著台上的白桌布了!就有人開始鼓掌喝彩,要把今天的“主角”們逼出來。
當十三位胸前都掛有紅胸條的人從戲台下場門往台上一走,台下原來還不耐煩正鼓噪起哄的人頓時鴉雀無聲。
劉柏年站在台前,先重點介紹了崔僉事,隨後又應景介紹了台上其他的各位“評議”,在一陣一陣的鼓掌聲中葡萄評議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