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沒找到”的意思,更確切一點說,開始丁汝昌根本就連靠近江口搜尋都沒有這個膽量,更別說深入港灣冒險了。
按丁汝昌的話說,“意欲直搗漢江,又慮其中暗伏。特以戰艦無多,不得不加珍惜耳。”[ 《甲午海戰》]
原來如此。但是,這個自我解釋一點也未體現丁軍門的誠意。我就是不懷疑丁軍門真想捕捉敵艦,也懷疑他不過就是想碰個運氣、揀個小便宜。連敵人的警戒艦都沒看到,怎麼會有大隊敵艦?江口狹小,怎麼可能暗伏大隊敵艦?至少,你也應派出偵察警戒艦,前出搜索一下吧。這是一般的軍事常識問題。
對戰艦“不得不加珍惜”,才是真心的。就這麼點“寶貝疙瘩”,丁汝昌不敢拿它去冒險,更不敢全賭上去。
所以,丁汝昌充其量就是遠遠地在漢江外海兜了一圈。
於是,怒氣最高、膽氣最大的第一次漢江口“海上遊行”,就這樣結束了。
…………………………………………
第二次巡遊的地點是大同江口。
從時間和地點上,非常巧,正好與陸軍進占平壤相一致。那麼它的目的,既包含了搜索日艦的既定方針,同時也為了從海上保障陸軍行動,可謂“一舉兩得”。
但是,這個行動與總理衙門傳達的命令根本不一致,總理衙門的意見是要海軍往仁川截擊日本運兵船。
這次,明確說是李鴻章搞的。
有一個實情。前邊的7月28日,“四大軍”進平壤途中,平壤的官員(平壤電報局委員王錫祉)發來電報,傳遞了一個情報,日軍已至大同江口。後來的情況我們都知道了,隻是日軍派出的先頭偵察部隊到達了平壤大同江邊,官員著慌,所以據此做出了一個並不準確的判斷。這個情況,當時確實讓李鴻章著了慌。
這就有一個可能,李鴻章於是也將奉令出巡地點稍作改變,既向朝廷交差,也兼顧了平壤。
但是,皇上不幹了。
…………………………………………
就是這次巡航無功而返,讓李鴻章遭到朝廷嚴詞斥責,連同上次老賬都翻出來了。朝廷甚至命令李鴻章調查丁汝昌“有無畏葸縱寇情事,不得有片詞粉飾”。
別以為光緒一片激昂,就是個好東西。北洋艦船實力如何,他應該清楚。
在北洋買船一再被戶部以“無錢”阻滯的時候,皇上大婚。這是真正皇家才配稱的大婚,不是現在幾個小明星、土豪結個婚也叫“大婚”,擱過去那是“謀逆”的節奏。媒體也跟著瞎起哄,當然明星結婚,也娛樂大家一把,未嚐不可。皇上大婚那可不一樣,估計民間葬禮都得停了,這時候誰敢哭?大婚可不是比誰花錢多,當然誰也沒法跟皇上比。就是這個年輕皇帝,娶個老婆,花了550萬兩白銀。按一兩銀子合150元人民幣折算,8億多元。550萬兩,按“定遠”140.9萬兩的定價,又約等於4艘“定遠”艦。
也就是他,在李鴻章上書請示購買大炮、更換裝備,他竟然禦筆朱批五個大字“該衙門知道”,發給海軍衙門了事!
慈禧造園子,過生日,皇上大婚,一個勁在燒錢。豐島都開戰了,光緒也在過生日,安排唱戲、慶賀,不知道這小皇帝哪來的氣勢?
朝廷迭加申斥,雖然並未搞準內情,但總是戳中了“出巡無功”這個短處。皇上龍顏震怒,李鴻章忙不迭地解釋。
他不得不傳達皇上的旨意,並要求丁汝昌每月帶隊往返威海與大同江口兩次,相機擊逐日艦及運兵船,並就近前往鴨綠江口巡查,使日艦不敢肆行竄擾。[ 《龍旗飄場的艦隊》]
這是現實的。平壤以南已是日軍的地盤了。能保證平壤防線以北的安全,就是最好的結果,也不再指望到敵人的地盤上去“搗亂”了。
走吧。9日,丁汝昌率10艦第三次出洋巡航了。到大同江口,再北上,轉了一個大圈。
依舊一艘日艦未見,10日,日本聯合艦隊卻衝到了威海家門口。
…………………………………………
這段時間,伊東日子也不好過。
8月2日,大本營命令——聯合艦隊要捕捉並擊敗北洋主力,奪取製海權。
能說什麼呢?說大本營冒進嗎?這本來就是海軍自己要求的。
製訂計劃容易,吵得很熱鬧、很過嘴癮,實際打起仗來,才感覺“說者容易,做者難”。
但現在轉頭要去當“運輸隊”,是決計不行的。一心要“主力決戰”的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首先坐不住了,親自過來督促。
進退兩難之際,真正的“定心丸”到了。正巧,北洋艦隊“力避主力決戰”的實質被日本情報部門敏銳地看破了。宗方小太郎從北洋海軍看似忙忙碌碌的行動中,竟瞅出了門道。隨之大膽地打報告建議:“今日之急務,為以我之艦隊突入渤海口,以試北洋艦隊之勇怯。……我若進而攻擊威海、旅順,則甚為不利,應將其誘出洋麵,一決雌雄。……今日之事,惟有突擊之一法,‘突擊’二字,雖頗似無謀之言,然不可不知無謀即有望也。”
這下,深受教益的伊東佑亨膽氣立刻大壯,9日,便派出偵察艦前往威海。而後,以魚雷艇隊為先鋒,大隊也隨之啟航,準備到威海,堵北洋水師的老窩。
看見了吧。上級領導跑來了是次要的,關鍵的是,一紙情報,讓伊東由黑暗中的摸索中,有了一點光亮。
…………………………………………
什麼“主力決戰”?伊東佑亨要搞的,是“偷襲威海港”。
可惜不巧(當然,原因我們知道),伊東的威海之行,也沒有什麼收獲。
10日淩晨,船小、速度快的魚雷艇便悄悄靠近了威海軍港,準備趁著夜暗,搶先發動偷襲。
所幸北洋海軍及時發現日艇,防守海港的蚊炮船和炮台一齊開火,迫使日軍魚雷艇隊退出海口。
清晨,日本艦隊會合以後,又試圖先派軍艦引誘北洋艦隊出戰,再以主力突然發起突擊,攻擊北洋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