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馬尾悲劇,如何鑄成(3 / 3)

這種“提前送達戰書”的行為,隻是對各國有一個法理上的交待,解脫可能的譴責,對馬尾一線清軍,等於未有任何提前警示。何如璋拿到電報的同時,炮聲已經隆隆響起。這是孤拔耍的計謀之一。(參見《龍旗飄揚的艦隊》)

為什麼時限是下午?好吃好喝一個多月了,還差這一天半天的嗎?

是的,法國艦隊司令孤拔就是在23日下午1時56分,下令發起攻擊。

因為,這個時候,是落潮的開始。

選擇落潮時開始攻擊,又是由於當時清艦港內係泊都用船首,船身隨潮水漲落而改變方向——落潮時,水往海裏退,船頭指向閩江上遊。此時開戰,大部分處於上遊的中國軍艦背對法軍,船尾暴露在法方炮火之下,艦炮無法對準法艦進行有力的回擊。

這是孤拔玩弄的計謀之二。

算計,精妙的算計!

孤拔趁落潮之機,指揮法艦突然發起攻擊。記住,是突然,從背後開槍。

福建海軍官兵雖對法艦旗號變動有所察覺,但艦隻未及起錨即被敵炮擊沉兩艘,重創多艘。

廣大愛國士兵被激怒,奮起還擊。

具體的作戰過程,無法詳細和準確的描述,也不好發揮想象,那是讀者的權力。對照多個版本,簡略記下:

旗艦“揚武”號在管帶張成(他還被確定為全港艦隻的總指揮)帶領下,冒著如雨而至的炮彈,急切應戰,用尾炮準確地打擊了法軍旗艦“窩達爾”號(一說為“伏爾泰”號)。

炮艇“福星”號在開戰時就受了重傷,但水兵們危急下斷錨轉向,衝入敵陣, 瞄準敵旗艦猛烈射擊,連續命中,直至自己的火藥庫中彈爆炸,全艇官兵殉國。

“振威”號重傷之下,在管帶許壽山帶領下,向敵艦“德斯丹”衝去,準備於敵同歸於盡。船身傾斜下沉之時,“振威”仍在煙火中射出了仇恨如海、嘶嘶而鳴的炮彈。

“飛雲”號、“福勝”號、“建勝”號官兵也都臨危不懼,進行了最後一搏,直到沉沒江底。

——*——*——*——*——

敗局早已鑄成。

這是一次實力相差懸殊的戰鬥,水師官兵英勇悲壯的抗擊,已無法挽回。

約半小時後,福建海軍11艘艦艇9艘沉沒,僅餘2艦退往閩江上遊。海軍將士傷亡700 餘人,包括艦長許壽山、高騰雲、呂翰、葉探、林森林等6人壯烈犧牲。

還有人說,大清差點失去一位未來的鐵路工程專家——詹天佑。

實際上詹天佑在集訓,未參加戰鬥,是書上記錯了。

如果真的參加戰鬥了,那就不一定這樣幸運,就不是差一點的問題了。

——*——*——*——*——

8月24日上午,法軍估計派兵登陸占領船政局勝算不大,而且很危險,便用艦上重炮轟擊馬尾船廠,使船廠遭到毀滅性破壞。

整個海戰當中,江防陸軍20餘營如同處在戰場之外,無處下手,期待中的法軍登陸沒有出現。

陸上炮台除了阻擊外海法艦的支援,與敵艦進行過炮戰,大多數時間,因為射程不夠,隻能焦急觀望。

25日,陸軍炮台官兵在坐等中迎來了戰鬥。此後幾天,法艦沿江而下,受到炮台阻攔,法艦集中炮火,又將金牌、長門等兩岸炮台一一摧毀。

——*——*——*——*——

今日,我們從外國人拍攝的照片上,從漂滿江麵的殘木破片中,還能感受到那種無力回天的傷痛。

福建水師幾乎全軍覆沒。

那一天,福建水師盼望的南北兩路救援之師——南北洋水師還在推三阻四,猶豫著到底出不出來。

那一天,大清國在德國定購的鐵甲艦下水,還未踏上回歸的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