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錯綜複雜(1 / 1)

金城郡,是最靠近隴西的一座城池。長孫侍衛要找的這個人,就住在金城郡的五泉山上。據說此人在河西一帶,勢力盤根錯節,沒有人敢小覷。

具體這個人是誰,長孫侍衛沒有說,李平川也沒有問,因為他隱隱約約已經知道是誰。他知道,自己又要陷入一場是非之中,知道的越晚,也許心情越好受一點,但是,一路之上,總歸悶悶不樂。

沒有人敢小覷,在某種程度上,有很多的人,位高權重高高在上的人,已經對他心懷顧忌,甚至恨之入骨。

如果李平川沒有猜錯,他的名字就叫薛仁杲,是西秦霸王薛舉的兒子。

當年薛舉起兵反隋,自稱西秦霸王,百戰百勝。薛舉死後,薛仁杲爭雄之心漸淡,於是帶軍歸唐。這一段時間,薛仁杲以祭祖為由告假,離開長安,長住在金城郡五泉山的思恩寺內。

早在長安的時候,就有消息傳出,朝堂上有人彈劾薛仁杲,說他生性凶殘,多有殺戮,不善體恤下屬,且對朝廷多有怨言。

消息是從當時的秦王府傳出來的,當年的秦王就是當今的皇上。

薛仁杲當年驍勇善戰,足智多謀,隨屢次擊敗唐軍,但最後歸降了大唐。若殺此人,必讓眾降將心生不安,才朝廷不穩。這是當時的太子建成的建言,武德皇上采納了。

當年薛仁杲降於秦王,卻不能為秦王所用,最終卻為先太子所救,雖然降職,但保住了一條性命。

但當年的秦王已經是當今的皇上,當年的太子,已經命喪黃泉。

“太上皇已經不理政事,先太子命喪黃泉,若大唐再無戰事,我也免不了兔死狗烹的下場,”這是當年李靖對李平安說的,“所以,我不希望你出將,也不希望你入仕,你大哥已經戰死沙場,我隻希望你和你妹妹能夠平安度日。”

可李平川沒有聽,他還年輕,他要馳馬疆場,建功立業,做一個像他父親那麼風光的人。

可是,現在,李平川好像有一點點明白了。

一路上,李平川悶悶不樂,明顯地萎靡不振。

侯平不像竇厚那麼木訥,察言觀色,結合這幾日的經曆,心裏早就覺得不對勁。

當日在渭水河邊,因為形勢危急,也隻是僅憑衣著,懷疑那些刺客是突厥人;在順風客棧,那些一身突厥人的裝束的人,行蹤怪異,自始至終沒說過一句突厥話;而昨天的刺客,顯然都是漢人。

如果崔蘊真的被突厥人掠走,現在也應該返回大漠,找到她就如大海撈針,希望渺茫。而自己一行人卻象無頭的蒼蠅,亂走一氣,一點章法都沒有。

侯平想提醒李平川,但是話到嘴邊,卻又放棄了。

李平川如此聰明之人,既然自己都想到了,他也想必早就想到了。也許,他隻是在逃避,逃避自己的未婚妻別突厥人掠走的恥辱,或者是,她紅杏出牆,早已經和奸夫私奔的尷尬?但是,他又能逃避多久?

看著李平川鬱鬱寡歡的樣子,侯平心裏為他暗暗擔憂,每一次強顏歡笑的時候,是不是他內心卻在隱隱作疼。

但是,侯平不了解的是,為什麼李平川要容忍了凡和尚一行人,這對他們此行毫無意義;為什麼他要對長孫侍衛言聽計從,這讓他們處處涉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