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多李姓,天下第一堂。戎馬飛將軍,羽仙李道長。
當今皇族以鹿邑的老子廟為太廟,以老子為始祖,對老子尊稱有加,這是不爭的事實。當年太上皇還在位的時候,就規定三教次序以道為先。當今皇上更是極力推崇老子,以老子為帝室先係。
但隋唐李氏一族,畢竟發跡於隴西,所以在普通族人中,隴西堂的地位,絕不弱於老子廟。
整個隴西堂,四麵都是堅硬的麻條石所壘起的高牆,隻留東麵一扇大門出入。牆厚據說有五尺,外麵都砌了火磚,中間則夾砌了泥磚。除了堅固外,無論是汲潮還是保溫,都有良效。即使那座唯一出入的大門,表麵也箍著厚厚的鐵板,門頂更設有一巨型漏鬥水池,可防火攻。整個隴西堂是當年李氏族人,窮五年之力,打造而成,可謂固若金湯。飛將軍李廣,道家老祖李耳的牌位皆供奉在此。
隴西堂的鎮堂之寶,據說是一把劍,一把神聖的劍,老子劍。
此劍是始祖公老子在周朝的守藏史任上所得,後人稱之為始祖劍。
但也有人說,老子羽化成仙之前珍愛的這把劍,其實並不叫老子劍,而是稱之為安息劍。因為這劍本非來自中原,而是來源於一個神秘的地方,老子稱那個地方為安息國。
“了凡,你可知道,在西域有一個小國,稱之為安息?”李平川曾經就這個問題,請教過了凡和尚。
“在西域之地,波斯之北,曾經有一個國家,稱之為安息國,漢朝時,還曾遣使來過中原,不過現在已經滅亡幾百年了。怎麼,李公子怎麼對安息感興趣了?”了凡當時回答說。
“你可知道,那邊的兵器匠人,工藝相當了得。他們可以製造一種劍,非金非鐵,非玉非石,堅不弱於石,利可以斷金,輕可浮於水,不朽不腐?”李平川接著問道。
“李公子,你真的確信世間還有這樣的劍?”
“大家都說有,”李平川點點頭,“雖然我也沒有見過,但我也相信有。因為這把劍就是老子劍,據說就藏在隴西堂。”李平川肯定地說。
“如果這把劍真地存在,就如李公子所說。”了凡和尚沉思良久,臉色也變得嚴肅起來,“那麼這把劍,應該不是安息國的工匠所能製造的。如果說它來自安息之地,就不無可能。”
李平川一頭地霧水,顯然被了凡的話搞糊塗了。
“安息國的確是一個西域的小國。但安息之地,卻是另外一個地方。在我們法顯一脈裏,安息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指一個所在,一個存在於這個世間,你卻看不到,摸不著的所在。就如同於我們身邊的風,我們看不到,摸不到,聞不到,感受不到。但如果我們看到樹葉在細微地顫抖,所以我知道風的存在。但是如果我身邊沒有樹葉的話,難道風就不在了嗎?”
李平川聽得暈頭轉向,待了凡和尚說完,才苦笑著直搖頭,“大師佛理高深,玄之又玄,我......\"
“不,如果真要說玄之又玄,我難望你始祖公之項背啊。”了凡和尚鄭重地說,“老子為什麼又被稱為老聃呢?聃,是指吐舌頭啊。意思是說,老子學識淵博且智力過人。他的思想,就像遨遊於天地間的龍一樣,無影無形,捉摸不定,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張著大嘴卻說不出話,舌頭伸出來也忘記縮回去了,所以人們才稱之他為老聃啊。”
說到這裏,了凡和尚的目光也變得熱切起來,
“其實,我真地想去看看那把劍,安息之劍。如果那把劍是真的,那麼,傳聞中老子感天而生,胎育八十年,生而能言,在世間數百年等等,也許並不是無稽之談,而是另有解釋。如果說,他西出函穀關後,並未羽化成仙,而是去了安息,也有可能啊。”
“不,”李平川搖搖頭,少有地堅定,“隴西堂的事情,盤根錯節,非常凶險,更不用說長孫侍衛決不會同意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