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空中角鬥士(3 / 3)

這個時候是傍晚時分,晚霞把碧波蕩漾的海麵染成了金色一片的無垠麥浪。從中國戰鬥機群發射出來的“鷹擊”-83空艦導彈吐著火焰如箭雨一般飛向美國人的航母戰鬥群。緊跟著,14把“利箭”又緊緊地刺刀一般刺向了敵人的航母作戰群。

於是乎,雙方的戰機糾纏在一起惡戰,因為是如此的近距離,美軍的戰機優勢並不能顯示出來,於是,中國空軍戰機的數量優勢倒是占了便宜。甚至於有多架的中國殲-7E戰機直接把美軍戰機撞個滿懷而當場凜空爆炸。而且,後麵又有更多的中國戰機黑壓壓地,無所畏懼地緊跟上來了。

這情形是非常駭人的,美國人就好像犯了捅了個馬蜂窩一樣的大麻煩。因為一群馬蜂是足以把一頭海上大象給叮咬死的。

雖然,有數不清的殲-7E,殲-7MG和殲-7FS作戰飛機被美國航母發射的防空導彈擊中了,卻有數量可觀的各個型號的殲-7戰鬥機發射的“鷹擊-83”空艦導彈突破航空母艦的多層防禦係統,命中了美國人的航空母艦、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和反潛驅逐艦。

甚至有6架比較先進殲-7FS戰鬥機撕裂了航母的層層防線,直接闖進了航空母艦戰鬥群的上空。大概是戰機飛行員太過激動了,他們竟然沒有來得及發射導彈,就把自己的戰機當做攻擊導彈猛地俯衝撞擊美國人的艦艇。

於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神風突擊隊”自殺性攻擊的恐怖一幕開始重演了。後麵“烏鴉鴉”一大片,跌跌撞撞而來的殲-7係列戰機也跟著義無反顧地衝刺美國人的航母作戰群艦艇。

有好幾艘的美軍艦艇爆炸起火,航空母艦甲板上沒有來得及升空的飛機被大爆炸的氣浪掀起到半空,然後又重重地摔到海裏。

中國飛機作戰群所采用的戰術為雙命中的模式攻擊美國人的艦艇。李進司令員所率領的第一攻擊梯形殲-7FS戰機攜帶有反輻射形的“鷹擊”-91空艦導彈;後麵緊跟的戰機則攜帶有主動反艦型的“鷹擊”-83空艦導彈。反輻射導彈可以讓美軍強大的雷達係統暫時瞎眼片刻,緊跟著的“鷹擊”-83空艦導彈便可以趁虛而入了。

“尼米茲”號航空母艦被5枚的“鷹擊”-83空艦擊中,主彈倉被2枚“鷹擊”-83導彈擊中而引起接連不斷的大爆炸。龐大的航母甲板上艦載飛機也被引爆了,昔日威風凜凜的空中鬥士一架架支離破碎了。強烈的爆炸讓“尼米茲”航母一片狼藉。看來,這一次,它是在劫難逃了。於是,艦上的官兵們紛紛跳入緊急救護小艇;更多的官兵卻是直接一躍跳入大海了。不一會兒,海麵上漂浮著螞蟻一樣狼狽不堪的美軍官兵。

緊接著“裏根”號航空母艦也被4枚的“鷹擊”-83導彈分別擊中前主甲板,指揮艙和左鉉。甚至有4架的中國殲-7MG戰鬥機直接一頭紮向了“裏根”號航空母艦。

有3艘的導彈驅逐艦和2艘的導彈護衛艦被擊沉。包括太平洋艦隊旗艦“藍領”號。看來,如果這樣硬撐下去,美國人會傷亡更大的,因為在後麵,還有源源不斷的中國戰機一波又一波地呼嘯而來。

這一回美國人學聰明了,艦隊最高司令官下達了緊急撤退命令。這大概也是應驗了一句中國俗語,“惹不起,還躲得起嘛。”之說的。於是,幾乎體無完膚的“裏根”號航空母艦作戰群急急忙忙又後撤了150百海裏。在撤退的過程當中,中國人的戰機仍然在美軍艦隊後麵緊追不放,有好20多架的中國空軍戰機因為失去追逐的目標而憤然一頭紮進海裏。

美國人是目瞪口呆地看著這驚人的一幕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發生的。後來,美軍的戰地記者凱恩是這樣描寫當時的戰鬥悲壯情形的:中國人的殲-7係列戰鬥飛機就像蝗蟲一樣漫天席卷而來,數量之多就是用竹竿也可以把它們從天空中給掃落下來。最初,我們強大的導彈防禦係統所發射的導彈給它們以沉重打擊,有近100多架的中國戰鬥機就在我的視線內紛紛揚揚地落入大海;當然,它們發射的導彈密集程度就像箭雨一樣可怕。後來,有一小部分的戰鬥機衝破了重重的防禦係統,它們就像從空中投擲的炸彈一樣直接插入我們艦艇的心髒。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的“尼米茲”號航空母艦被擊沉了,“裏根”號航空母艦受到重創。另外,有9艘的作戰艦艇也遭到殲滅的厄運。在這種無奈的情況之下,我們撤退了。中國人發狂了似得戰鬥機仍然緊追不舍我們的艦隊。後來,因為沒有了追逐的目標,最後,它們無一例外地一頭紮進了大海。這個時候,我才知道,5分鍾以前。我們艦艇所在的位置,是這些中國老式戰鬥機的最終端飛行距離。中國人的所有作戰飛機都是老舊不堪的,隻有美國二戰時期水平殲-7型係列戰鬥機。他們這種自殺式的作戰風式,讓人情不自禁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瘋狂的“神風自殺”攻擊。”

接著,發射了“鷹擊”-83空艦導彈的中國殲-7係列戰鬥機飛行員隻能拋棄戰機,開始彈射出座艙,跳傘了。隻見一望無垠的藍色天空上飄蕩數不清的朵朵降落傘;海麵上,被人遺棄的殲-7係列戰機接連不斷地紮進大海,掀起了一個又一個的滔天巨浪;不遠處,美國人的航母艦隊作戰群艦艇在熊熊燃燒。這個時候,所展示在眼前的一幕,是慘絕人寰的人間悲劇了。

同時,在日本東岸海域的200艘中國漁船上的“漁民”們手忙腳亂地開始撈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