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對“高危人群”的若幹忠告(1 / 1)

針對有可能墜入扒竊行當的“高危人群”,我在這裏也提出若幹對抗有害“情境”的方法和建議:

A.承認每個人的能力是不一樣的。通常中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他們教育子女好好讀書的目的,是要求子女長大後成為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等等成功人士。幾乎沒有人教育子女,如無法有大作為,當一個普通勞動者也不丟人。即使在相同的環境下,接受同等的教育,每個人的能力也會千差萬別。因此,上不了大學、讀不進書不要緊,那就從自身能力出發,學會一種兩種技藝,做一個普通的勞動者。常言:“人比人,氣死人。”不要跟別人攀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別人的成功常常是不可複製的。

B.樹立“人人生而平等”的觀念。要懂得維護自己的尊嚴。沒有恥感,沒有尊嚴感,是很多人墜入扒竊行列的重要原因。即使我隻是酒店的普通服務生,在麵對那些趾高氣揚的消費者和客人時,也不必有什麼自卑感。要想到,我為客人提供服務是我的崗位職責,在人格上並不因此而低人一等。一個人是否受到別人尊重,常常並不因為他有錢,而是看他是否有一顆愛心、善心,樂於助人。很多富人被人羨慕,但並不因富有就必然贏得人的尊重。

C.嚐試養成閱讀人文書籍的習慣。這樣的習慣,即使隻有小學文化程度,也是可以培養的。先讀一點輕鬆有趣的讀物。諸如新聞類、文學類的報刊。然後再讀一些思想性、藝術性更強的人文類書籍。提高人文修養,無論對從事哪種職業的人,都是有益的。常言: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的書籍多了(包括從網絡上閱讀),心靈充實了,視野開闊了,就不會輕易地聽信別人的話,去做有害他人和社會的事。可以通過網絡多閱讀好的作品,但不要沉湎於網絡遊戲。

D.學會建立有益的朋友圈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多人不知不覺地成為扒竊分子,往往與交友直接相關。要努力交一些即使社會地位、文化層次不是很高,但品質善良的朋友。在人際交往中要學會識別,什麼樣的朋友會給自己有益的幫助,什麼樣的朋友會把自己往邪惡的道路上引?人是社會動物,朋友間很容易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E.學會一門能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技藝。雖然因多種因素,沒有條件接受高等教育,但不妨努力創造條件學一門或兩門對社會有用的基本技能。學什麼?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決定,也可根據未來的就業方向決定。最好能將所學技藝與自己的興趣結合起來,效果會更好。當下很多大學本科生就業非常困難,但社會卻需要大量的技工人員。學一門實用的技藝,不會是很困難的事,隻要你不存在智障問題,一般都可以做到。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要輕視技工職業。如果你在某個方麵有特殊的天賦和才能,一樣可以做出不凡的業績。中國古代的木匠魯班,在人們心目中之偉大,一點也不比那些狀元郎遜色。月星家具的董事長丁佐宏,就是從做木匠起家,一步步發展起來的。

F.學會換位思考。在你準備動手竊取別人財物時,想象一下,自己如果像對方一樣被偷,是什麼心情?想象一下,他人財富的創造、積累是何等艱辛?想象對方是一位攜帶多年積蓄的農村老人,到城裏來求醫治病。身邊為數不多的錢,是他的救命錢。你偷了他的錢,等於“奪”了他的命。

G.我還想提出的一點忠告是,在生活遇到一時難以逾越的溝壑時,寧可求助於親友或社會慈善、公益部門,也不要鋌而走險,走上自我毀滅的扒竊之路。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念之差,可能會徹底改變你的人生軌跡。甚至會影響到你的下一代。如果你的孩子知道了自己的父親或母親曾是扒竊分子,他們在同學、同事間就會有一種難以消除的自卑感。你願意因自己作惡,讓自己孩子也背負罪孽的包袱嗎?記住,世界上永遠不會製造出“後悔藥”。

“男盜女娼”曆來為人所不齒。雖說當下在某些經濟發達地區,有“笑貧不笑娼”之說,但我堅信,社會道德滑坡的底線,永遠也不會滑到“笑貧不笑盜”以下去!

……

期待全社會有識之士,都來解析這道有待深入思考的難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