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加斯?略薩最新的一部長篇小說《酒吧長談》,其中一個重要人物的原型曾是秘魯的軍事獨裁最高長官曼努埃爾?奧德裏亞。上世紀50年代,略薩在利馬聖馬爾科斯大學讀書。其時,正是軍事獨裁統治最嚴厲的時期。奧德裏亞特別仇恨學生運動和工人罷工,經常命令手下的特務頭子逮捕學生和工人領袖。略薩有機會直接見到奧德裏亞本人。有些同學被捕後需要衣服和毯子,大家推舉略薩做代表與奧德裏亞談判。奧氏給略薩留下的印象完全出乎意料。其人外貌平平,談吐也十分平庸,居然能夠把一台軍事專製機器運轉得高效、自如。無疑是一套完整的獨裁體製造就了他的“特殊才能”。
這次談判,萌發了略薩以奧氏為原型寫一部小說的想法。
有趣的是,《酒吧長談》出版後,有讀者發現人物原型就是當年那個唯我獨尊、亂捕亂抓民主人士的軍事獨裁者奧德裏亞。於是,就有記者去采訪他。早已不在原位的奧氏,已經搬到首都遠郊區,從事芒果種植和慈善事業了。他捐獻出一大片土地,興建了一所孤兒院。
他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什麼巴爾加斯?略薩不早一點來看我?我本可以給他提供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比他書裏的故事有意思多了!”(參見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的《文學峰景》p20)
一個曾經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鬼,忽然成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從事慈善事業的可愛老人,前後反差之大實在令人難以置信。但從事心理學研究的專家,通過他們的實驗,為這種變化提供了心理依據。“情境”對人有著幾乎無法抗拒的影響。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下,好人可以變成魔鬼;同樣,一個良好情境的引導,也可以使惡人從善。極權製度把一個原本平庸的人異化為一個蔑視他人生命尊嚴的獨裁者,而脫離了權力光環和極權機製的獨裁者,則恢複了他屬於普通人具備的某些優秀品質。
奧德裏亞就是這種變化的典型的例證。
從許多小偷的人性變化軌跡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情境”對人的影響。比如那個輾轉於各個夜總會的服務生,那個為了一下子從客人手中拿到4000元小費,而一口氣灌進一劄洋酒、隨後倒地不省人事的服務生,他受情境的影響再明顯不過。他看到那些老板在夜店一擲千金、擺足派頭,便在脫下服務生的工作服後到別的夜店也模仿老板大把大把地摜人民幣,過足“老板”的癮。雖然,他清楚掏空了口袋裏的錢後,連回家打車需要的費用也未必能付得出。
在本書的采訪調查寫作過程中,一部名為《路西法效應》的犯罪心理學專著始終伴隨我身邊。這部長達500多頁的書,為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菲利浦?津巴多所撰。
路西法是希臘神話傳說中的上帝最寵愛的天使,是光之守護者。他因挑戰上帝權威,帶領一群墮落天使投身地獄。他自稱:“在天堂為奴,不如在地獄為王”。在地獄裏,路西法變成一個說謊者。在一次魔鬼領袖的會議中,路西法得知他再也無法回到天堂,他的親信別西卜便提出最邪惡的計劃,以毀壞上帝最愛的傑作——人類——來報複上帝……
路西法的罪孽,被中古思想家認定為“貪欲”——對財富與權勢的強大欲望,自私地將他人所有占為己有。(轉引自三聯書店2010年10月出版的《路西法效應》p2)
菲利浦?津巴多的這部專著,不是重新詮釋關於路西法的神話傳說。他用一個心理學實驗,印證了情境對人性異化的力量。他用實驗考察人的品行在某些特殊情境中漸變的過程——“好人或一般人如何轉變為去為非作歹的過程”,告訴人們: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的?就如路西法從天使墮落到地獄後發生的驚人變化一樣。
他試圖用自己的實驗,來解讀人類曆史上那些駭人聽聞的事件,如盧旺達強暴事件:盧旺達的胡圖族人從1994年開始大規模屠殺圖西族,約有80萬到100萬盧旺達人民在三個月內被謀害,可以說是人類曆史上最凶惡殘暴的大屠殺之一。更令人發指的是“一份聯合國報告估計,至少有20萬女性在這短短時間內被強暴後殺害。她們被尖矛、子彈、酒瓶或香蕉樹的雄蕊刺入身體,性器官被砍刀切割,澆以滾水或強酸,乳房被切除。更可怕的是,這些由男性犯下的強暴罪行,常常伴隨其他形式的生理酷刑並被當成公開表演……”(參見「路西法效應」p11、12)